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社會萬象

單車“變”汽車 網約車“服務中介”好做嗎?

來源: 北京晨報  
2018-10-24 08:56:03
分享:

  10月19日,哈啰出行宣布正式接入嘀嗒出行、首汽約車平臺,在北京、杭州等全國81個城市同步上線出租車打車業務,用戶可通過哈啰出行APP或支付寶小程序,實現網約出租車服務。從單車到打車,升級更名后的哈啰在出行領域的布局終于被全盤托出。只是相比起我們熟知的網約車平臺,哈啰顯得更“輕”,輕的不需要招募司機,也不需要申請資質。新玩法之下,網約車市場格局又將如何變化?

  哈啰入局“網約車”,

  但不做網約車

  更新后的哈啰出行APP,在單車、助力車之外,新增了打車標簽。目前,通過與嘀嗒出行、首汽約車的合作,用戶可以通過哈啰出行APP預約出租車服務。需要注明的是,用戶所預約到的出租車均來自合作平臺。

  北京晨報記者分別于早、中、晚三個時段嘗試了哈啰出行的打車服務,三位司機均表示是由嘀嗒出行派單,對于所提及的哈啰出行并不了解。而整個行程中的路線、導航以及收費提示均在嘀嗒出行APP中顯示。在付費時,付款方與收款方也分別在兩個軟件中進行。

  根據哈啰出行對此次打車服務的解釋,哈啰更多充當了出行服務供求雙方之間的平臺。從嘀嗒到首汽,依照這一模式,哈啰出行的平臺也將接入越來越多的“供應商”。

  事實上,這種模式并非個例。同屬阿里系的高德地圖早早便從地圖服務延伸出了打車服務經營。在北京晨報記者搜索前往目的地的方式時,選擇打車前往后,高德地圖的界面下端顯示了出租車、經濟、舒適等5種約車車型選項。而在不同車型服務下則包含首汽、滴滴、嘀嗒、曹操專車等多個出行平臺選擇,如商務類的AA租車、神州專車和首汽約車,出租車類首約出租車、滴滴出租車以及嘀嗒出租車。

  在一篇來自藍鯨TMT的報道中,哈啰出行方面曾提到并不是自己做網約車,而是只接入有資質的合作伙伴。雖然入了“網約車”的局,但目前哈啰出行的玩法顯然不同。

  選對了時機和方法,但盈利依然不清晰

  自2016年8月滴滴與優步中國合并以來,網約車市場一家獨大的格局基本延續至今。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品牌知名度上,滴滴幾乎成為了網約車的“代表”。

  根據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8年5月專車市場研究報告》,截至2018年5月,網約車APP市場滲透率為16.9%,用戶規模達1.85億。其中,滴滴出行依靠專車、快車、出租車、順風車等多種出行服務,在網約車市場占據絕對優勢。其中,滴滴出行APP5月月活數達9191萬,APP市場滲透率為13.82%。

  滴滴加速壯大的路上少不了批評與指責,這些負面新聞也在今年8月達到了峰值。8月31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決定將于9月起在全國范圍內對所有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開展進駐式全面檢查。滴滴無疑成為此輪監管活動中的目光焦點。歷經一個月的“整治”,滴滴帶著新的安全措施、安全規定歸來,網約車市場也重新按下了前進鍵。而選擇此時“入局”,對于哈啰出行確實算的上一個好時機。一方面,滴滴依舊留有“陣痛”,而網約車行業整體也將面臨更嚴峻的審查、管理。另一方面,此前曾主動挑起網約車補貼大戰的美團,因籌備上市事項,網約車業務也隨即中止。

  相比之下,哈啰出行用“出租車接口”的身份入局,也將監管、資質、牌照等一系列“傷腦筋”問題避開。快車、專車面臨無證或不合規車輛及人員的清退問題,而順風車又正處于輿論中心,安全合法的出租車倒成為了“潛力股”。而選擇嘀嗒出行的合作,哈啰無疑是看中了出租車司機的資源。

  今年年初,嘀嗒拼車品牌正式升級為嘀嗒出行,并公開了出租車司機相關數據:認證出租車司機達18萬人,新增長司機占平臺60%,車輛達14.2萬輛,在已開通6個城市的出租車總量中占比超過70%。

  即便如此,對于包括哈啰出行、嘀嗒出行在內的整個網約車市場,健康的盈利模式仍然是一大難點。在分別對使用滴滴的快車、出租車以及嘀嗒的出租車司機采訪后,我們基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目前平臺對出租車司機并不抽成,而在快車端,滴滴抽成比例約為20%。相比之下,僅依靠出租車服務,出行平臺盈利依舊艱難。

  在此次合作中,哈啰出行方面表示將設立專職客服,全程跟蹤、協調用戶糾紛事宜,同時也提到運維管理、大數據、AI算法等系統賦能方式。雖然具備足夠的吸引力,但效果如何也仍需時間檢驗。

  已有獨立平臺,打車“服務中介”價值何在

  當北京晨報記者用同一賬號分別登錄哈啰出行與嘀嗒出行客戶端時,雖然綁定同一手機號,但二者的行程、客戶信息并不共享。而在支付手段上,嘀嗒出行支持微信支付、哈啰出行則支持支付寶支付,兩者雖然是合作關系,但本質上依然有各自的利益訴求。

  對于哈啰出行來說,急需的是單車業務之外的新增長點。雖然相比前途不明的ofo與已被收購的摩拜,哈啰的單車業務看起來足夠健康。但久居三四線城市市場,加上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對單車新增投放量的控制,哈啰單車依舊頂著“行業老三”的稱號。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上半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監測報告》,在5月共享單車移動端應用活躍人數表現上,ofo與摩拜分別以2937萬與2526萬占據頭部,而哈啰單車月活數僅為529萬。

  9月17日,哈羅單車宣布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哈啰出行”。其業務也由單一的共享單車拓展到哈羅助力車和汽車等綜合業務。事實上,模式聯動與多元化的策略在共享單車領域早有案例。2017年,摩拜曾先后接入首汽約車專車、嘀嗒出行拼車服務,在廣州、深圳、成都等地落地網約車服務,模式也與今天哈啰相似。而在被美團收購后,摩拜旗下的打車服務便“銷聲匿跡”。聯系到美團自身在網約車市場的嘗試,似乎被收購的摩拜也的確沒有繼續發力打車服務的必要。

  依靠瘋狂的補貼,美團打車確實曾“傷”到了滴滴。自3月21日在上海上線以來,據美團官方宣傳,美團打車上線當日訂單超過15萬單,上線三日占領當地超過30%的市場份額。而對于哈啰出行來說,若想依靠同樣的方式刺激用戶,達到流量快速增長,其背后的螞蟻金服、阿里也將再次投入高昂的成本。不過,目前哈啰出行暫時沒有表現出這方面的意向。

  對于嘀嗒拼車、首汽約車等出行平臺,哈啰自身的用戶導入自然是流量的來源,而或許更為被看重的,是其背后支付寶以及阿里的出行生態的潛在可能。

  (記者張曉莉張羽)

關鍵詞:網約車,單車責任編輯: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