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航行,闖過密集冰區后的雪龍船進入了南極圈。這樣雪龍船為接下來要展開的中山站卸貨作業增加了寶貴的三天時間。
按照原計劃,雪龍船將于12月3日抵達中山站開展卸貨作業,但是由于航行路線選擇得當,將會比原計劃提前抵達作業區域。據多次參加過南極科考的隊員反映,與往常相比,今年的航線相對來說比較平穩。沈權船長告訴記者,這主要得益于最新的高科技保障。
雪龍船船長沈權:現在這個衛星云圖是實時可以監測。我看到海冰的情況,就可以點(下載)下來,整個操作就比較簡單。不像過去,一般也就是一天一張冰圖,而且像我早期的時候,也就是一個禮拜一張。
借助氣象保障等部門提供的各種實時冰情、氣象等云圖信息,雪龍船一路巧妙地穿越了西風帶,也多次避開海上氣旋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雪龍船為后面的卸貨作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孫波:雪龍船給我們創造了三天的時間,這樣加起來是十四天,要在這樣有限的時間里,我們要把1621噸的物資,從雪龍船安全地運抵南極大陸,這樣的任務前所未有、歷史之最。
領隊孫波表示,南極多變,不僅天氣會變,海洋會變,海冰也會變化。在中山站附近的固定冰外圍,存在著非常危險的亂冰區,這將給卸貨作業造成很多的不確定性。
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孫波:這個亂冰區非常(有)風險,25次隊咱們的雪地車掉進冰窟窿里就是在亂冰區里面,還有在中山站這邊密布著很多的潮汐裂隙,這是我們的重點要關注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