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憑借高調的宣傳手段與闖關打怪式的“爽文模式”成為全民話題,傳播熱度遠超同期播出的電視劇。圖為該劇劇照。
在朋友圈中刷屏的“超級劇集”為何在電視上找不到?這是從不接觸網絡劇的觀眾近年的一大困惑。一批網絡評分極高,點擊動輒億級的網絡劇正成為難以忽視的社交話題。
今年,網絡劇市場熱鬧非凡,流量爆款不斷。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日前發布的《2018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網絡劇上線總量預計達到280部。這個數字與2017年基本持平,但網絡劇的“出圈”趨勢卻比去年更為明顯——先是有《延禧攻略》創下了180億播放量,后又有大牌云集的《如懿傳》播放量達160億,這兩部作品也成了今年最火的國產劇集。網絡劇憑借量與質的雙重升級,悄然“出圈”。一方面,網絡平臺的日漸壯大讓網絡原創視聽節目的創作規模進入高速增長期。另一方面,一批“現象級”作品的頻頻亮相也刷新著人們對網絡劇的審美認知。
精良作品首選網絡,網絡劇與電視劇的邊界已然瓦解
曾經,網絡劇與電視劇不但播出媒體不同,呈現的內容也大不一樣。以“惡搞劇”“段子體”起家的網絡劇,曾被業內人士視為傳統電視劇的低成本“補丁”,僅僅是年輕低頭族打發碎片時間的“無腦”消遣。然而,這兩年,曾經小眾的網絡劇已經憑借不輸傳統電視劇的投資規模從邊緣進入了主流,成為跨越年齡段的熱門娛樂選擇。
得益于優秀資源的集結效應,網絡劇與電視劇不再涇渭分明。不少在品質上“網臺通吃”的作品僅僅是將網絡作為首播渠道,才被冠以“網絡劇”之稱,而這種網絡為先的播出理念,也顯示出“網絡劇不如電視劇”的鄙視鏈已經瓦解。
今年最熱的網絡劇《延禧攻略》與《如懿傳》便是最佳佐證。《延禧攻略》憑借高調的宣傳手段與闖關打怪式的“爽文模式”成為全民話題,傳播熱度遠超同期播出的電視劇。幾個月后,這部作品又在多家衛視平臺多輪播出,依舊熱度不減,為衛視平臺創下高收視。因為主演周迅的高人氣,再加上《甄嬛傳》姐妹篇的品牌號召力,《如懿傳》先天具有衛視黃金檔“超級劇集”的品相。只是這一次,網絡平臺不僅“吃下了”這樣的大部頭劇,還沒有產生任何媒介排異現象,觀眾旺盛的追劇熱情,讓網絡平臺的充值會員同比去年增加了79%。
優秀影視資源向網絡劇集結的趨勢,去年就已苗頭初現,未來還將愈演愈烈。去年《白夜追兇》《河神》等一批將類型化做到極致的口碑劇的出現,便是優質資源的集中發力——《河神》的背后是由知名電影人陳國富領軍的功夫影業,監制與出品人團隊幾乎是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的原班人馬;《白夜追兇》的主創團隊在網絡劇行業摸爬滾打多年,早年就已創作過一批口碑探案劇。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王家衛、陳可辛等名導都放言語將涉足網絡劇。
“網臺通吃”的爆款雖多,業內人士對網絡劇的形式探索并未止步。近期各大平臺便集中推出一批“豎屏劇”。這些劇集投資成本不高,采用豎屏播放,以幾分鐘的喜劇短劇為主。這個僅適用于小屏播放的創新樣態,目前尚處于投石問路階段,卻也蘊藏著新的突破可能。
作為一個日漸主流化的文藝樣態,網絡劇更應在精神內核上邁向成熟
去年熱播的網絡劇《白夜追兇》《河神》《無證之罪》都已登上全球最大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在百余個國家和地區播出;今年大熱的《延禧攻略》也已經賣出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版權。網絡劇在為本土觀眾提供娛樂的同時,亦正大踏步邁向國際市場。
然而,隨著爆款的不斷涌現,當下網絡劇對現實生活關照不夠的短板也開始顯現。據某媒體統計視頻網站前臺數據,今年播放量排位前20的劇集中,聚焦當下生活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僅有《為了你我愿意熱愛整個世界》一部,其他多為古裝宮廷劇與古裝玄幻劇。而一些流量爆款的網絡劇的內在文化精神價值與其獲得關注度尚不成正比。熱門網絡劇《延禧攻略》也因其內涵的價值觀而引起觀眾的爭議。有觀眾認為,這部作品對封建等級制度的批判與反思被消解在了爽文模式中。
“作為一個日漸主流化的文藝樣態,網絡劇更應在精神內核上邁向成熟。網絡劇制作者應多思考如何展現遼闊的當代精神生活圖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傳承優秀的中國文化?!北本┐髮W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現階段網絡劇的格局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憑極致感“出圈”的網絡劇,當下必須對如何補完精神內核進行更多的思考。
網絡劇的精神價值引領問題已引起業內人士的重視。情感穿透力與文化責任感正代替流量、IP、網感等營銷詞匯,成為網絡劇人口中的高頻詞。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經理戴瑩指出,去年該平臺一項數據顯示,中國16歲到25歲的年輕觀眾,都對展現當下生活的視頻內容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這一代年輕人更具文化自信,更喜歡立足當下立足本土生活的故事。”戴瑩說,按照一時的爆款去創造內容,等產品做出來,觀眾可能早就有了新喜好。網絡劇制作者應該將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視為共同成長的朋友,以真實的生活和滲透在作品中的優秀中國文化,尋找彼此的情感共鳴契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