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記者梳理了北京、天津等21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勾勒出2019年地方版國企改革圖譜。總的來看,混改仍是被提到最多的改革任務,有13個省份將其列為工作重點。此外,“管資本”也受到近10個省份重視。
1月中旬以來,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從各地新鮮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加快推進混改、戰略性重組、上市以及“兩類公司”組建成為2019年各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重點任務。
上證報記者梳理了北京、天津、廣東、上海、安徽、浙江、江蘇等21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勾勒出2019年地方版國企改革圖譜。總的來看,混改仍是被提到最多的改革任務,有13個省份將其列為工作重點。此外,“管資本”也受到近10個省份重視。
強化國企戰略性重組
毋庸置疑,優化國資布局、推動國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重組是與資本市場關系最為密切的改革任務,也最受關注。廣東、北京、安徽等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均對2019年國資重組作出了安排。
1月28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9年要“一企一策”推動省屬國企戰略性重組,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聚焦主業,70%以上省屬國有資本集中到基礎性、公共性、平臺性、引領性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
北京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要推動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壓縮企業管理層級,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同時,要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抓好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
安徽省提出,2019年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省屬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核心子公司首發上市,加大省屬企業兼并重組力度,完成5戶省屬企業規范董事會建設。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加快省港航集團運營發展,全面落實港口品牌、規劃、運營、建設一體化發展措施,做大做強港航主業和臨港經濟。
山西省提出,2019年要優化調整國有資本布局,繼續推動專業化重組。全面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穩步推進員工持股試點。全力做好“處僵治困”工作,鞏固企業辦社會分離移交成果。全面提升國企創新能力。
湖南省提出,2019年要加快省屬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與企業重組整合。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湖北省也提出,2019年要推動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和布局優化,促進國有資本向優勢主業集中,向重大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廣西省提出,2019年要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開展管理層市場化選聘、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等試點。
貴州省提出,2019年要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全省國有企業都要定位定向,聚焦主業做精做強。推動重組的盤江煤電、烏江能源等企業集團加快成長為行業領軍型企業。同時,要在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上邁出新步伐,促進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加強與在黔央企的深度合作和項目對接,實現地方經濟與企業發展雙贏。
以改革來化解國企債務風險
防范化解國企債務風險亦是2019年的重要課題,部分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做出了相關部署。
天津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要著力化解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堅持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資產證券化、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協議債務重組等多種方式,優化國有企業資本和債務結構。廣東省亦表示,要加強對國有企業債務、資金以及境外資產的風險管控。
吉林省提出,2019年要下大氣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快完成吉糧集團、昊融集團破產重整,推動吉煤集團、森工集團引資重組。遼寧省提出,2019年新組建的企業集團要努力吸引戰略投資者,要積極推進沈陽機床集團等企業綜合改革。黑龍江則提出,2019年要推動龍煤集團完善母子公司體制,深化內部改革,加快脫困發展;加快省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與經辦企業脫鉤,實行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全面完成地方機構改革。
積極對接資本市場及央企
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的國企改革任務中,很多省份也體現了明顯的地方特色,可謂各有打法。
例如,“央地合作”歷來是地方國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貴州省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加強與在黔央企的深度合作和項目對接,實現地方經濟與企業發展雙贏;湖北省提出,2019年要支持在鄂央企發展,深化與央企的戰略合作;黑龍江亦表示,要繼續支持哈電、大慶油田等駐省央企改革,提升本地企業產業配套比例。
在提高資產證券化率方面,云南省最近開始發力。云南省政府1月15日發布《云南省推進企業上市倍增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方案提出,要以滇中地區和省屬國有企業為重點,大力推進企業上市工作。力爭經過三年努力,到2021年,全省上市公司數量實現翻番,達到70家以上,其中,省屬國有企業新增上市公司14家以上。全省要精準確定50戶左右重點企業,作為三年上市“金種子”企業。
四川省則對科研成果轉化給予了高度關注。四川省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要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專家認為,相關舉措有望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創造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