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廣西北海筑巢打造“候鳥”第二故鄉
中新網北海2月11日電 題:廣西北海筑巢打造“候鳥”第二故鄉
作者 翟李強
2月11日,農歷正月初七,廣西北海剛剛度過一個暖洋洋的春節假期,又迎來陰冷天氣,民眾一夜之間從短袖換成棉衣。但這并未影響到旅居這里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老人,北海市銀灘疍家小鎮里依然熱情似火,人們載歌載舞,繼續樂享幸福年。
疍家小鎮候鳥藝術團樂器演奏 翟李強 攝
當天上午,在銀灘疍家小鎮文化廣場的舞臺上,候鳥藝術團藝術總監殷東平招呼著他的“候鳥”朋友們輪番上臺,表演水兵舞、新疆舞、樂器演奏、獨唱等10多個文藝節目。這樣的表演活動,他們已經開展了7期。
疍家小鎮候鳥藝術團文藝表演 翟李強 攝
頭發花白的殷東平和老伴寧珊紅是黑龍江人,今年是他們在北海度過的第二個春節。2017年,為調養身體,經朋友介紹,殷東平夫婦第一次來到疍家小鎮過冬跨年,并很快喜歡上這里宜人的氣候和快樂的生活。
2018年11月,殷東平夫婦再次來到廣西北海,并與在這里結識的“候鳥”朋友柯裕華夫婦組建了候鳥藝術團。寧珊紅和柯裕華平時主要負責給“候鳥”朋友們排練舞蹈等。
“現在感覺比退休前還忙,但在這里讓我覺得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用。生活過得開心,我的血壓也降了下來。”寧珊紅說。
寧珊紅介紹,組建“候鳥”藝術團主要是想搭建一個平臺,讓到北海過冬的朋友一起玩樂,豐富“候鳥”文化生活。成立至今,已經吸納了19支隊伍、400多名“候鳥”老人。當地政府也非常支持,給他們提供了音響設備,春節期間還為他們準備了旅居廚房。
為了給“候鳥”群體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候鳥”更好的融入當地生活,疍家小鎮開創“黨建+驛站”的工作模式,建設了“候鳥”驛站,統籌轄區內的公安、法院、醫療機構開展服務。還組建旅居者志愿服務隊,組織“候鳥”志愿者開展教授當地小學生文明禮儀、講故事,教授當地村民寫書法、為村民送對聯等活動。
銀灘鎮黨委工作人員姚毅介紹,疍家小鎮目前居民有6000人。在冬季,銀灘鎮接待的“候鳥”群體約3萬人,而疍家小鎮接待游客和“候鳥”群體一天有約6000人,“候鳥”群體和小鎮的居民融合得非常好。
每到晚上,疍家小鎮里就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在“候鳥”藝術團的帶動下,“候鳥”群體和當地居民一起跳廣場舞,扭秧歌。經過整體立面改造的小鎮,在燈光的映襯下光彩斑斕,歡樂的氛圍感染著越來越多的“候鳥”老人。
初春已至,寧珊紅和老伴已經計劃好到4月份天氣暖和后返程回家,待到天氣涼后再到北海繼續他們的“候鳥”生活。
寧珊紅說,疍家小鎮已經成為了“候鳥”群體的“吸鐵石”,小鎮工作人員和居民對他們非常關心,大家相處很融洽,像家人一樣。這里已經成為了她的第二故鄉。
疍家小鎮距離“天下第一灘”北海銀灘景區僅1公里,是基于銀灘回建區打造的一個富有漁家風情特色的小鎮,為“候鳥”群體打造的第二故鄉。目前小鎮已經形成以205家民宿、50多家餐館、100多家各類商業鋪面集聚的商業業態,形成旅游服務+“候鳥”經濟的產業鏈條,回建區居民實現了轉產轉業,在家門口就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