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招工進入沖刺階段,部分浙江制造企業面臨招人難
寧愿送外賣也不去工廠的年輕人
要靠啥來吸引他們
從上周開始,春節后的招工進入了關鍵的密集期。但記者從不少大型招聘會上得到的反饋來看,今年制造業、服務業普工或稱萬能工的“招工荒”,比以往更令人關切。有浙江的企業主表示,今年招工“收成”少的可不是一點半點,甚至面臨“顆粒無收”的局面。
一線員工是企業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基石,在當下,不少企業卻面臨缺人的尷尬境地。一位老企業主近日頗為焦慮地告訴記者,現在流水線上的工人倒成了流水線,一年中頻繁招收新培養員工支出的費用,在企業成本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
那么,工人到底去了哪里?制造業又該如何招收新人、留住工人?
制造業的招工難
招聘會兩個小時無一人應聘
寧波鄞州區,這個曾以中小制造業、外貿進出口生產加工為主要產業的基地,在上周末舉辦的兩場專業基層員工招聘會上,不少來現場的企業招聘負責人,一天收到的應聘者僅為個位數,而令他們滿意的員工更是屈指可數。
寧波雅勵進出口有限公司主營工業魔術手套的外貿業務,近幾年來,因為經營狀況不錯,公司成立了工廠,打造了從生產到銷售、出口的產業鏈。
“今年原本打算招收十來個新員工,但我來招聘會現場近兩個小時,連個到我對面坐下談談的人都沒有。”上周五上午的招聘會,公司辦公室負責人曹玲芬在現場有些無奈地跟記者聊了起來。
招聘會之前曹玲芬曾設想過招工難,但“卻沒料到這么難”。“用工短缺的狀況,從過年前就開始顯露出來,老板甚至帶著辦公室的人在生產線上加班加點。”曹玲芬說,直到春節前一兩天工廠才陸續完成生產,老板也趁著工廠停工,才有時間出去拜訪客戶,“這幾天老板還在國外,穩定了訂單量,卻沒想到可能面臨生產來不及趕工的局面。”
這幾年,公司其實一直在進行生產方面的轉型升級,引入智能化的機器越來越多,原本一條生產線需要二三十人,現在只需要十個人左右,但即便如此,公司的一線員工還是不夠用。曹玲芬說,因為年初“招工荒”的困境,到了七八月份的生產旺季,可能會經常需要行政人員充當一線員工。
曹玲芬的鄰座是雷孟德集團有限公司的招聘負責人,作為一家大型集團公司,在當天的招聘會上,同樣面臨萬能工短缺的問題。“我們的情況也不理想,兩個45歲左右的應聘者已經算相對合適的人選。”這位負責人說,對于公司來說,最希望招收到的員工,“當然是40歲以下的一線工人。”
年輕員工有些回到三四線城市
有些被外賣行業分流
那么,一線員工,特別是年輕的一線員工,到底去了哪里?
孔浩宇在浙江一家大型家居市場經營著一個商鋪,做的是家具的個性化定制。“以前,我們的商鋪全部是現場接受預訂,然后自己生產加工。從去年開始,我們將生產線分批放到了江西、安徽等地,有些還和當地的家居企業合作生產,利潤分成。”
孔浩宇說,逐步提高的招工、用工成本,讓他今年放棄了一線生產業務,“其實,那些有手藝的生產員工都在做老本行,只是他們很多人選擇回到家鄉工作。對他們來說,在家門口做同樣的事,收入相差不多,生活成本卻大大減少。”
放棄了生產線,不過孔浩宇的公司業務仍在擴大,只是他的生產線也隨著員工的“回家”,下沉到了三四線城市。對于不少中小企業而言,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
“愿意留下的年輕工人,成了我的銷售顧問,從生產線到了設計的辦公室,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孔浩宇說。
錢江晚報記者從上周的幾場招聘會上發現,包括美團、餓了么在內招募當地外賣騎手,報名情況相對火爆,有時現場留著攤位,用工方卻沒來,“因為在線上已經招滿了。”
據悉,外賣行業這個群體的平均年齡在26到30歲,35歲以下更是占比近七成。另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美團外賣騎手人數僅為1.5萬人,但到了2018年第四季度,日均活躍騎手人數已接近60萬人,而餓了么旗下蜂鳥騎手的注冊人數早已突破300萬人。
“年輕勞動力過去都在工廠里扎堆,如今也持續為外賣行業輸送人員。”業內人士分析,這也成為當下制造業急缺一線員工的原因之一。
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職場體驗感的地位更加顯著
事實上,新生代員工不再將薪資放在第一位,更看重“職場體驗感”的現狀,已經成為當下傳統制造業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
26歲的梅婷碩士畢業后,進入了位于杭州城西的一家沃爾瑪大賣場,做的也是一線服務員、收營員的工作,但對她來說,“賣場提供的晉升渠道更為優越一點,而且在這條路上,每一個基層工作,我們更愿意看成是對今后管理工作的積累。”
梅婷說,也是基于這樣的目的,讓像她這樣從高校畢業的年輕人,選擇了這樣一份從基層開始的工作。沃爾瑪中國浙江區域人事經理說,對于年輕一線員工招工難的狀況,公司近年推出了有針對性的人才計劃,在系統化的培訓下,優秀的年輕人最終可以實現更短的時間走上管理崗位。
寧波一家上市公司的招聘專員告訴記者,近些年,企業開始致力于優化職場軟環境,挑選新員工中的拔尖者給予優秀員工這樣的榮譽或班組長頭銜,給予新員工重視和尊重。這位專員說,有的企業還為一線員工開設了形式多樣的培訓課程,讓他們不局限于一線工作,能有更多的獲得感和提升感。
本報記者王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