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德國館。
國際館的“花傘”下留出公共空間。
中華園藝展區內港澳臺展園都已建成。
昨日,記者探訪世園會,中國館等主要展館室內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彭子洋
昨日,距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正式開園只有半個月時間,記者探訪了正在為開園做最后準備的世園會園區。
目前,園區內生活園藝展區、中華園藝展區、中國館、國際館、生活體驗館、媯汭劇場等主要展館室內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室外展園的布景進行最后的精修繕階段。志愿者、安保、植物養護等專業的工作人員均已上崗工作。
看點1
各省市展園建筑布景體現地方特色
以媯汭湖為中心,周圍環繞天田山、中國館、國際館和媯汭劇場。媯汭湖利用廢棄魚塘改造而成,其產生的土方,就近堆筑建成天田山。這些景象已成型為目前的世園會園區景觀。
本月初,位于延慶的白河堡水庫開閘放水,經官廳補水渠和白河南干渠一路流淌20余公里注入媯水河。長達8公里干枯10余年的河道將重新恢復生態水景。據悉,補水將長達7個月,計劃補水4200萬立方米,以保障世園會期間的園區生態景觀需求。
中華園藝展示區,各省市及港澳臺展園都已建成。中華園藝展示區位于園區核心景觀區南側,山水園藝軸和世界園藝軸中間,緊鄰中國館,按照華北、華南、華中、華東、西北、東北、西南、港澳臺八個組團進行布局。各省市展園的建筑布景均體現了地方特色。北京展園建設了牌樓和四合院;福建展園門口是一塊閩南特色的土石門;湖南園搭建的兩座假山中開辟出一條深幽小道,構成“桃花源”的景致。
看點2
植物館將再現紅樹林支柱根等特征
昨日,植物館內正在做最后的布置。整個植物館分三層,一層主要是熱帶植物溫室,在這里設有5大展區12個景點。開園后,這里的“人工紅樹林”,將再現紅樹林適應海潮漲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鹽等特征。
在植物館屋頂上,有一個特殊設計的植物圖書館和咖啡廳。據悉,等到天暗下來時,燈光師將在這里準備一場“光合作用”燈光秀。
植物館總建筑師王輝向記者介紹,植物館建筑設計理念為“升起的地平”,建筑表面以植物根系為靈感,龐大的垂墜根系向下不斷蔓延,將植物原本隱藏于地下的強大生命力直觀呈現給參觀者。
鄰近國際館的“竹藤館”是一個以竹為特色的植物展館。展館屋頂是流線型的坡形設計,工作人員將在屋頂上安放花草,從屋內看,整個屋頂都用竹制品做成。屋外,來自南方的綠竹一車車運抵,已經栽好一圈綠竹將環繞展館。
園區中路是溝通從生活體驗館到教育與未來展區的園區主干道。道路兩側都是各類展館。而路中間則種滿了各類花草。世園會園區將栽種、展示各類植物。從今年4月底到10月初,廣大游客可以在世園會的百果園、百蔬園、百草園中觀光游覽。
看點3
國際館由94把“花傘”構成
北京世園會,將有歐洲、北美、非洲和亞洲等地區的約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前來參展,展出規模空前。
昨日記者探園時看到,國際館一層展臺已經布置完畢,一幅“國際館室內花卉專項競賽”的效果圖顯示開園后即將在這里舉行的牡丹芍藥國際競賽。在國際館的“國家/地方展廳”,獨具風情的室內各國展臺也正在緊張布置中,中亞特色的平頂、拱門設計成形的“敘利亞”展臺內,工人們正在對展臺進行精細修繕。
國際館由94把“花傘”構成,建筑師在若干朵“花傘”下留出開放的公共空間,像一個城市遮陽傘,為人們提供一個遮陽的休憩區。
在園區內,印度花園里、泰國展園等各國展廳也漸次亮相。
- 探訪
志愿者已進駐服務
本月起,服務世園會的志愿者已進入世園會各服務點值守。在為期162天的盛會里,將有來自47所高校、16個區和60多個企業的2萬余名志愿者參與園區運行和游客服務。
昨日,在3號門附近,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小張正在為提前入園進行布展業務洽談的一位德國來賓提供導覽服務。小張告訴記者,她和同學2個人值守在一個服務點,每次值班半小時,開園后,一班則延長至1小時。
據介紹,園區志愿者的服裝將以志愿藍為主色調,融合北京世園會中國館、國際館、演藝中心、長城、植物等文化元素,展示世園會倡導的“百花爭妍,生意盎然”的生態文明之美。
除了志愿者外,為北京世園會服務的安保、保潔和植物養護等各類工作人員已經在園區內上崗工作。
5G技術、8K視頻同步交付
記者從延慶區獲悉,世園會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開園后,游客可在世園會上看到5G手機終端,體驗無人駕駛、8K高清視頻以及5G技術高速下載等。
中國鐵塔北京市分公司總經理范曉青介紹,截至目前,世園會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園區及周邊重要道路實現4G和5G網絡全面覆蓋。
2019北京世園會期間,游客們將會在世園會內的5G展廳中,體驗到無人機、無人駕駛、8K高清視頻、自動售賣等最先進的應用場景,展廳中還將展示5G手機終端,供觀眾在手機上親身體驗5G技術高速下載和低延時的特點。同時,園區內還可保障5G遠程醫療等。
北京世園局信息化部副部長郭子亮介紹,通過園區內相關設施的統籌建設,完全實現了通信基礎設施與園區內建筑物“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交付”。(記者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