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不能不回望高考。
高考制度的恢復,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曙光普照中國大地;
高考人才選拔機制,為改革開放注入生機勃勃的人才資源,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巨變的關鍵動力之一;
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逐步推開,牽引教育綜合改革“發動機”持續運轉,寫就一份份浸潤著改革精神的時代考卷。
知識改變命運:重啟高考大門拉開改革序幕
1977年8月初,還在安徽基層蹲點的程秉謙,忽然接到通知,要立即趕赴北京參加會議,“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匆匆出發了”。
如今已87歲的程秉謙說,當時的他沒有想到,正是這個會議,開啟了一個姹紫嫣紅的春天。
在這場由鄧小平主持召開的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與會者紛紛主張立即恢復高考,得到鄧小平明確支持。隨后的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最終確定恢復高考。
關閉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門重新打開,“知識改變命運”的號角,從此響徹國家的每一個角落,與改革的時代潮流交相呼應。
作為安徽省最早的高校招生負責人,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程秉謙每天都忙于接聽咨詢電話。在他看來,這些頻繁的電話背后,是人們對未來的希望,是基層為社會輸送知識人才的渴望。
恢復高考,不僅恢復了知識的尊嚴,重新肯定知識的價值,也是撬動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實踐杠桿”。
持續40多天的招生工作會議,第一次破例在冬天高考,第一次破例調用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紙張解決77級的考卷用紙……從主張恢復到正式考試,不斷破例彰顯著恢復高考、改革人才選拔制度的決心,也是思想不斷解放的最好例證。
“高考確確實實撬動了整個社會的變革,這種變革影響極為深遠,不僅僅是對考試制度的恢復,更重要的是抓住了一個重要的把手,用一個杠桿撬動整個社會變局?!敝袊逃龑W會常務副會長戴家干說。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個人和國家的命運,由此改變。
“我們的前途就這樣與時代緊密聯系在一起?!?977年,21歲的趙政國還是湘西山溝里的一名車工,如今,他已成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轉折就發生在高考。1978年,趙政國走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近代物理系77級學生。多年過去,他不僅自身為國家科技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還培養了多位高能物理領域的優秀年輕人才。
“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具有劃時代的標志性意義,意味著中國高等教育從此恢復正常,從封閉走向開放。”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為,“這是中國改革開放、走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奏響了改革開放的序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