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趙竹青)對于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目前的廣泛認識是,人類活動對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氣溫變化產生了顯著影響。然而,最新一項研究顯示,這一影響開始的時間可能要更早,大約在19世紀 60-70年代。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院重點實驗室馬柱國研究團隊的段建平副研究員,聯合英國氣象局哈德萊中心武培立博士等國內外10位共同作者,從氣溫的季節性變化入手,利用觀測資料、樹輪等代用資料和氣候模式資料檢測了人類活動對氣溫變化影響的早期信號及開始時間。研究發現,觀測資料顯示的氣溫季節性弱化,實際開始于19世紀 60-70年代,而且同步地發生在了青藏高原、歐洲甚至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區域, 而在之前是相對穩定或不顯著的小幅度增強趨勢。
基于以上事實,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多個全球耦合氣候模式模擬的結果進行了檢測和歸因分析。結果發現,北半球中高緯度區域自19世紀70年代以來的氣溫季節性弱化可歸因于人類活動的影響,而且人類活動對其的影響機制存在緯度效應。在北半球高緯度,溫室氣體是引起夏-冬溫差弱化的主要因子,而中緯度區域溫度季節性的弱化主要與人類活動排發的硫酸鹽氣溶膠有關。這是由于溫室氣體增溫效應在高緯度地區最為明顯,而人類氣溶膠的排放主要發生在北半球的中緯度區域,且其冷卻效應對夏-冬溫差的影響也在中緯度區域最強。
該研究的結果充分說明,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只是發生在了近幾十年觀測資料豐富的時段,而是始于工業化早期的19世紀70年代左右,其影響也遠不只是氣溫的升高和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發,同時還“淡化”了氣溫的季節差異,使得四季越來越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