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在2015年的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深情吟誦《游子吟》,觸動無數人的心弦。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習近平朗誦《游子吟》
如果說父親是一個家庭的主心骨,那么母親就是家庭中的黏合劑。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
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時講到:“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
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孝敬父母、重視親情,習近平有著深厚的家庭情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多次談到要“尊老敬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并在生活中率先垂范——
四張照片
在習近平的書架上,有四張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它們記錄著習近平和父母、妻子、女兒生活中的溫馨瞬間——
這張照片記錄下了習近平陪伴母親散步的溫馨時刻,他拉著母親的手漫步在公園中。孝心,其實就在于細微之處的點滴陪伴。
這張照片里,習近平推著坐輪椅的父親習仲勛,在妻子彭麗媛、女兒的陪伴下一起散步。“孝”這一中華傳統美德,就在一瞬間無聲地傳承。
這兩張照片分別記錄了習近平和妻子彭麗媛在福建東山島,以及他在福州帶著女兒騎自行車的畫面。
“天倫之樂”的家庭幸福,是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追求,也代表著千千萬萬家庭的美好期盼。
一頓餃子
孝敬父母、愛護妻兒,習近平一直是我們的榜樣。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習近平曾對延安來的記者說:“我每天要給我愛人打一個電話,結婚這么十幾年,天天如此。”每逢除夕,彭麗媛總要參加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演出,在外地工作的習近平只要回北京過年,就邊看節目邊包餃子,等她演出結束回家后才煮餃子一起吃。
△習近平接受延安電視臺采訪畫面。
一個有愛的家就是,即使大家聚少離多,也會相互牽掛。黨的十八大以后,在接連的重大國事活動中,習近平與彭麗媛夫唱婦隨,在國際外交舞臺上詮釋了中華民族重視家庭的傳統美德。
△2019年3月21日,習近平對意大利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步出艙門。
一封家書
2001年10月15日,是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88歲生日。當時家人為習仲勛舉辦壽宴,唯有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因公務繁忙而缺席。他抱愧給父親寫了一封拜壽信:“自我呱呱落地以來,已隨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對父母的認知也和對父母的感情一樣,久而彌深”,“從父親這里繼承和學習的高尚品質很多”。
一封家書,飽含著習近平對父親深深的歉意和崇敬。在這封信里,我們看到了習近平對父親深厚的感情,更看到了一個革命后代繼承先輩精神的誓言。
一首詩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015年的春節團拜會上這首家喻戶曉的《游子吟》,總書記誦讀得情真意切,盡顯赤子情懷。
正是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提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一份叮囑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好家風中成長,從人民中走來的習近平,時刻不忘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的多次講話中談到,要“尊老敬老”,“勿忘真情”,“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2017年1月26日的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真情流露,用三個“不要”提醒大家:“不要在遙遠的距離中割斷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遺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一份“常回家看看”的叮囑,牽動了億萬中國人最溫馨的情愫。
“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諄諄囑托,殷殷希望,讓人印象深刻。
在家盡孝、為國盡忠。2019年2月3日,習近平在2019年春節團拜會上再次強調,沒有國家繁榮發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同樣,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展。要“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
“一家仁,一國興仁。”孝老愛親、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在習近平的引領下,在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好的家風正匯聚成一股雄渾之力,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彩,為中華民族復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