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6月15日電(記者陳凱姿)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深海所)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馬里亞納海溝存在一種新類型泥火山,這是目前已知的全球最深的泥火山活動區域。
此項研究近期在線發表于國際著名地球化學期刊《地球化學通訊》,由中科院深海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和美國地質調查局科研人員共同完成。研究結果顯示,這種新型泥火山無論是在化學機制上還是在物理機制上,均與馬里亞納海溝弧前區域已知的蛇紋石化泥火山作用有顯著不同。可能為海溝深部氫氣支撐的化能自養微生物群落提供了新的棲息場所,對深淵極端環境與生命過程研究有了新的啟示。
據文章第一作者、中科院深海所副研究員杜夢然介紹,研究人員使用大深度載人深潛器“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水深5448米至6668米區域發現了多處泥火山和麻坑,以及其伴生生命群落的存在,這是目前報道的全球最深的泥火山活動區域,也是首次在俯沖板塊上發現與洋殼蝕變相關聯的流體活動和釋放現象。
研究人員認為,洋殼上部玄武質基性巖石蝕變,是導致俯沖板塊內淺層流體和泥漿形成的主要因素,而俯沖板塊彎折引發的構造擠壓,是導致俯沖板塊上流體噴發的直接原因。這些結果表明,俯沖板塊的構造變形產生了一種上層洋殼與海水之間物質交換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