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有消費者反映一天接到10多個促銷電話,均與自己裝修房屋有關。這位消費者在當地某家具賣場購買家具后,商家便將客戶信息泄露給經營不同產品、彼此熟悉的合作伙伴。在不少行業,這已經成為一種“行業互助”潛規則。
事實上,所謂“行業互助”,就是商家之間共享客戶信息,實際上是一種不當獲取個人信息的違規行為。特別是個人信息一旦被不法之徒掌握和利用,涉及面廣,危害面大,極易引發公眾對個人隱私和公共安全的擔憂。可以說,這樣的“行業互助”已成為公民信息泄露的毒瘤,必須盡快清除。
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不能寄希望于商家自律,必須依靠完善的法律。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對于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財產信息等敏感信息50條以上,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交易信息等重要信息500條以上,或者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即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利用非法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獲利5萬元以上的,屬于“情節嚴重”情形,同樣構成犯罪。
有鑒于此,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公民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法律法規,通過建立個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侵害補償和懲罰機制,設置監督機構等方式,為公民個人信息上一道“保險閥”。同時,還要對公民個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保密等問題制定詳細、周密的規定。特別是完善舉報機制,強化懲戒措施,提高違法成本,讓公民個人信息得到更有效的保護。(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汪昌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