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國際大都市清潔空氣行動論壇上午在京開幕。據悉,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北京PM2.5累計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北京將持續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各項措施,尤其是要調整運輸結構,推動移動源低排放化,以重型柴油車為重點推進車輛電動化,2020年底前實現全市新能源車保有量40萬輛左右。
據介紹,本次論壇期間,來自聯合國環境署,巴黎、倫敦、柏林、東京、首爾、中國香港等國際大都市,以及美國加州和意大利倫巴第大區等典型地區的空氣質量和氣候變化負責官員和專家,將分享各自的治理經驗、規劃和展望,為北京精準施策治理大氣污染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國際經驗。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在上午的報告中表示,北京聚焦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減排,以機動車、揚塵和生產生活源為重點,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至2020年行動計劃,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要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推進移動源低排放化。李翔說,到2017年北京汽油車國五比例已經達到49%,未來將以重型柴油車為重點大力推進車輛電動化,同步推進新能源車路權優先等配套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嚴查高排放車,今年國三柴油車將全市禁行。2020年底前,全市新能源車保有量40萬輛左右。此外,城市環境管理方面,要加強施工揚塵控制,提高道路揚塵控制水平,加強裸地揚塵控制。
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系統介紹過去20年來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的實踐與成效。賀克斌說,近年來北京GDP增長了10.8倍,人口增長了74%,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了351%,能源消費總量增長了86%。但是北京空氣質量取得了顯著改善,從1998年到2017年,20年間北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均濃度分別下降了93%、38%和55%,2013年至2017年間的降幅尤為顯著。尤其是揮發性有機物方面,北京是全國少數幾個實現增量、存量都改善的城市。
賀克斌也指出,單靠北京再努力,大氣治理的作用依然有限,因此必須要加強聯防聯控,同周邊地區開展大氣污染協同控制。過去幾年來,區域協同治理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如2014年冬季區域傳輸到達北京的污染氣團占比為47%,而2017年冬季,占比已經下降到20%。
賀克斌建議,未來北京還是要進一步強化大氣污染治理,機動車方面要做好車、油、路協同治理,要進一步做好PM2.5和臭氧的協同治理,因為未來隨著PM2.5濃度降低,臭氧會不斷“跳上來”,此外還要做好能源結構調整與能源效率協同并重,并加強對生活面源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