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韓國職場人士,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
因性別、學歷被區別對待,被同事孤立排擠,被領導分配無意義的雜事……
面對職場欺凌行為,上班族們只能采取兩種對策,要么忍,要么走。
但現在,他們有了保護自己的法律武器。7月16日,韓國《禁止職場欺凌法》正式施行,員工們可以更理直氣壯說出“別再欺負我”。
新法施行首日
7名電視臺前主播提起訴訟
韓國《禁止職場欺凌法》明文規定,用人單位或員工利用其在公司內的地位或關系,超出工作范疇,給予其他員工身體、精神和情緒上的痛苦,或導致工作環境惡化的行為屬欺凌行為。
八卦同事、散播個人信息、強迫飲酒、吸煙或參加聚會,都被列入霸凌行為。
除了在辦公室和工作地點之外,在社交媒體、出差地點、聚餐場所以及私下見面時出現類似的行為,也將被認定為欺凌。
任何人遇到,或目睹有人被欺凌時,均可向公司申報,公司需立即調查,確認事實。
公司方面不得對申報者和受害者采取解雇等不利于受害者的處分,違反這一規定,將被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7.5萬元)以下罰金。
在《禁止職場欺凌法》正式施行的第一天,就出現首起訴訟。7名MBC電視臺前主播正式提起控告,指在該臺工作期間曾受到欺凌,包括無過錯被削減福利待遇、不分配工作、電腦被中斷上網、被集體孤立等。
現象嚴重
約7成員工經歷被欺凌
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一份報告發現,韓國約70%的員工受到上級和同事的欺負,12%的員工每天都面臨欺凌。
資料圖:韓國某辦公室。圖片來源:央視網視頻截圖
鐘女士(Christine Jung)曾被公司CEO的父親不斷騷擾,“有一次他告訴我,每當我走路的時候,整棟樓都在搖晃——因為我‘太胖了’。有時,他想跟著我去女廁所。還有一次,他突然在他的辦公室里摸我的肚子。”
當她向管理層提出這一問題時,卻被指責是騙子、討厭男人。
2018年,鐘女士終于與韓國勞動部取得了聯系,但對方告訴她,她的情況并不算職場欺凌,因為霸凌者既不是她的上司,也不是公司員工,盡管他“幾乎每天”都來辦公室。
韓國招聘網站Incruit的一項調查顯示,因為壓力太大,90%的韓國上班族經常隨身攜帶辭職信,而最令他們受不了的就是“上司的霸凌行為”。
這些可能包括,為經理的孩子寫論文、為高管表演“性感舞蹈”、幫老板拔白發、或者一位資深同事每次在走廊里經過時,都會強迫新員工鞠躬以示尊重。
等級森嚴
家族企業文化助長霸凌行為
在韓國,職場欺凌已日漸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上司們恃強凌弱、咄咄逼人,員工們被冷落、孤立、羞辱、歧視、騷擾,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辭職,也只能換回一句嘲諷“那就離開吧。你真的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工作嗎?”
2016年,一名大學教授因休息時間過短而用棒球棒毆打員工,被判入獄服刑;
平昌冬奧會奪得銀牌的韓國女子冰壺隊,賽后告發教練私吞獎金,并經常粗暴辱罵隊員,要求罷免教練職務;
在韓國一家科技公司“未來技術”,因員工在公司內部網站的回帖中,對董事長楊鎮鎬的管理方式流露出不滿情緒。楊鎮鎬竟當眾對其施暴,還要求其他員工將施暴過程拍成視頻供自己“收藏”。
大韓航空總裁趙亮鎬家族更多次因職場霸凌,引爆韓國輿論。2014年,趙亮鎬長女趙顯娥因“堅果返航”事件,接受司法機構調查。2018年,趙亮鎬的次女趙顯旼當眾潑水侮辱廣告代理商員工,被輿論批評倚仗權位作威作福。
外媒稱,在一個由家族企業集團主導的經濟環境中,僵化的公司等級制度、激烈的就業競爭和對地位的尊崇,都造成了容易被欺凌的工作環境。
韓國經濟和勞工問題專家金賢政(Kim euun -jung)說,企業的董事會由家族成員控制,這意味著一些所有者把大型企業集團當作自己的私人領地。外界缺乏對財閥掌門人權力的限制,導致濫用權力往往得不到遏制。
褒貶不一
“霸道總裁”能否有所收斂?
新法施行后,韓國各家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普通職員對此褒貶不一。高層管理人員認為,因為“身體和精神痛苦”的定義是主觀的,有被惡意利用的余地。職員們則稱法律實施后,職場內可能會形成相互尊重的氛圍。
但對于包括鐘女士在內的許多韓國人來說,新法規來得太晚了。她沒有收到霸凌者的道歉,反而被CEO解雇,后者還以誹謗罪起訴她。
盡管案件從未被審判,但鐘女士說,這些糾紛一度讓想要她自殺,“我的前雇主并沒有把我當作一個人來對待——就好像我是他們的商品一樣。”
公益組織“Gabjil 119”的一位活動人士樸俊奎(Park jeam gyu)表示,即使有了新法律,韓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法規沒有直接將欺凌者定罪,只有雇主會因受害者舉報而懲罰他們時,才會受到法律約束”。
他說:“但這仍然是朝著改變邁出的有意義的一步,因為當他們在舉報工作中遇到的欺凌時,會感到相對安全。” (劉丹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