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專題庫 > 專題新聞

探訪“華夏第一臺”:八十七歲地震儀 八十九載薪火傳

來源: 人民網-社會頻道  
2019-07-31 16:33:28
分享:

  人民網南京7月31日電(孟植良、實習生鄭明玥)在被譽為“華夏第一臺”的南京基準地震臺,保存著一臺重達17噸、已有87年“高齡”,至今仍在正常運轉的地震儀——維歇爾地震儀。近百年間,它見證著一代代地震工作者在崗位上的堅守奉獻。

  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維歇爾地震儀

  “鎮臺之寶”——維歇爾地震儀

  正在記錄數據的維歇爾地震儀

  7月14日印尼地震的數據被維歇爾地震儀記錄

  這臺被譽為南京地震臺的“鎮臺之寶”,是當時最先進的地震儀。它于1930年底購自德國并在1932年正式投入觀測,經過幾代中國地震科技工作者精心運營維護,已是耄耋之年的維歇爾地震儀在今天仍能正常開展測震工作。大型維歇爾地震儀全球僅生產3臺,南京基準地震臺的維歇爾地震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也是延續工作至今的唯一一臺。

  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舉例展示了7月14日印尼7.1級地震和2013年臺灣花蓮6.7級地震的地震記錄。

  歷史悠久、成績斐然的南京基準地震臺

  收藏該地震儀的南京基準地震臺是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管理的地震臺站,八十九年里,地震臺曾多次獲得江蘇省政府、中國地震局及江蘇省地震局表彰嘉獎,是首個產出地震報告并參與國際交換的臺站。同時地震臺通過舉辦技術人才培訓班為我國地震事業培養了一大批骨干,秦馨菱、許紹燮兩名院士和李善邦、謝毓壽、孫慶煊、張奕麟等著名地震學家先后在地震臺工作。

  如今的南京臺已發展成一個綜合型的地震監測臺站,并承擔著全球大震分析、全省地震速報、地球物理場觀測及與國際、國內資料交換的任務。2010年至今,南京基準地震臺每年都有多個觀測項目在全國資料質量評比中獲得前三名,多項研究成果獲得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江蘇省地震行業的薪火相傳

  作為我國東部發達省份,江蘇省經濟體量大,城鎮密集人口集中,可以說是“震不得、震不起”的省份。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江蘇陸地及近海海域已發生5級以上地震13次,加強防震減災工作,塑造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是幾代江蘇地震工作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

  為了最大程度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近年來,江蘇省加大投入,地震監測臺網密度位于全國前列,地震觀測數據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自主研發的軟件能在1分鐘內實現省內地震的自動速報。

  與此同時,江蘇省地震局發揮優勢,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設有華東片區地震前兆儀器維修中心和國家東南強震動臺網中心,承擔華東五省一市地震儀器疑難問題維修和東南地區10個省(市)強震動記錄數據的匯集與備份任務。近年來,發表國際論文40余篇,取得專利近10項,獲得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4項,與美國、韓國、法國、愛爾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震工作和研究機構進行了交流合作,不斷探索地震研究相關技術方法。

  此外,江蘇省地震局落實“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和防震減災示范創建工作,既減輕了企業負擔,優化了營商環境,又加強人們對突發地震災害的防范應對能力,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牢固的地震安全保障。

  相關新聞

  基層四十載防震獻青春——記江蘇省高郵地震臺臺長、全國地震系統優秀個人蔣延林

  探訪全國防震減災示范縣:審批時間變3天安全服務助發展——記江蘇省高郵市落實“放管服”改革

關鍵詞:第一臺 地震儀 八十九責任編輯: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