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腳樓形式多種多樣,一般我都修在旅游區,從八幾年開始,我至少修建了上百棟千棟吊腳樓了,她也變成土家族一顆璀璨的明珠”。這是一位湘西土家族老匠人彭善堯談及與他相伴一生的手藝活最自豪的時刻。土家族吊腳樓,以其獨特而精美的形態,承載著一個民族對生命的體悟和對生活的精致追求。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這片青山綠水之間,處處可見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角,古香古色的土家族吊腳樓。依山就勢而建的吊腳樓被山水環繞,清新和諧,構成了土家族人民世代生活的美好家園。
土家族吊腳樓被考古家稱為“吼嘎”,木質結構,干欄式建筑,是土家族人民最喜歡居住的一種獨特的建筑形式。2011年,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9歲高齡的彭善堯,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代表性項目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6歲開始學藝,20歲獨自掌墨。在這里,沒有人比他更懂得這種建筑的精妙所在。他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能看到這個偉大的工藝被徒弟們傳承下去。
吊腳樓作為土家族的民族符號,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美的一道風景線。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里旅游,游客們在欣賞吊腳樓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對土家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共58集,從8月6日起,將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請關注。(記者 車靜雯 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