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專題庫 > 專題新聞

中國書畫適合在這“打開”

來源: 大洋網  
2019-08-30 16:12:09
分享:

  行走博物館 

  廣州白云山下,麓湖之畔,有一座輪廓豐富、塔樓矗立、庭院山水、雕飾精致的建筑群體。

  對書畫愛好者而言,這里是他們的賞畫勝地。這里不僅典藏數以千計的珍貴書畫作品,更加難得的是環境清幽。再燦爛的艷陽都會收斂它的火力,再躁動的心靈也會不由自主地沉靜下來,靜靜地享受這一方賞畫、品畫的清涼凈土。

  這里還是攝友們新近發現的市區內最隱秘的拍照勝地,“圓圓相扣”的門窗設計,將建筑的幾何美感發揮到淋漓盡致。

  這里就是廣州藝博院。

  “圓圓相扣”的門窗設計,樓梯以鉆石型盤旋而上,將建筑的幾何美感發揮到淋漓盡致。

  一座與嶺南園林融為一體的當代建筑

  廣州藝博院的前身是位于越秀山頂的廣州美術館。1995年,廣州市政府在麓湖邊上選址,重新興建廣州藝術博物院,并于2000年9月23日正式對外開放。

  廣州藝博院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筑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莫伯治。他為整個藝博院定下的基調是:一座與嶺南園林融為一體的當代建筑。

  展館的入口大門,是廣州西關大屋的大門和硬木雕花門扇。 (金葉攝)

  這種基調被落實到了每個小小的細節。推開藝博院西關大屋式的大門,你首先會被凝重中透著華貴的硬木雕花門扇所吸引。藝博院大廳中,你可以發現,這里的柱子都是紅砂巖質地,上面刻著各種奇怪的文字作為裝飾——據說來源于新石器時代香港東龍島巖畫上的符號,雖然現在的人已經很難理解它們的具體含義,但仰望著它們,似乎就和幾千年前最古老的嶺南先民們產生了某種奇異的共振。

  在藝博院里漫步很容易迷路,因為這是一座沒有中軸線的建筑群。但迷路不會給人帶來任何的煩躁,反而給人一種一步一景的驚喜。這里一共有關山月、趙少昂、黎雄才、楊善深、楊之光、賴少其、廖冰兄等12個嶺南藝術大家的個人展館,還有70多座來自中外雕塑家的作品散落分布在各個角落,你永遠不會知道在下一個拐彎處會同哪位藝術大師不期而遇。

  而藝博院本身則是這里最大的藝術品。走廊長長的,樓梯以鉆石型盤旋而上,門窗則是大圓套著小圓。奇異的是,各種幾何圖形湊在一起絲毫不顯雜亂,它們以最完美的方式被設計師糅合在了一起,讓這座具有諸多嶺南建筑細節的建筑同時也擁有了活潑的現代感。在這里漫步,沐浴在大大的落地玻璃窗散落進來的陽光中,你會覺得自己仿佛和窗外陽光下的綠意融為了一體,像一株植物一樣自由又舒展,既被傳統藝術所滋養,同時又是輕盈而富有活力的。

  正立面一側墻面在紅砂巖上重現嶺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巨幅巖畫,顯示了嶺南文化的源遠流長。

  這里有對中國傳統書畫非常友好的展館

  廣州藝博院院長陳偉安告訴記者,當年建藝博院時,藝博院的時任院長、藝術家盧延光在展館設計方面和莫伯治先生有非常好的溝通。正因為有這份藝術家和建筑家的密切合作,所以可以說,藝博院的展館是對中國傳統書畫最友好的展館。

  “現在很多新建博物館的主展廳很高大,高大到了這樣一個地步:即便非常巨幅的作品,也要在墻上擺兩層才會和展廳形成平衡。過于高大的空間無形之中弱化了作品的藝術效果。但我們藝博院的主展廳2號館是復式結構,有非常好的空間感和通透感。對于展陳中國傳統書畫而言,很難找到比這里更好的地方。”

  今年是嶺南畫派的創始人之一高劍父誕辰140周年,廣州藝術博物院聯合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機構,精選各自收藏的高劍父繪畫作品,推出本年度最為重磅的展覽《春睡夢先覺》,這個展覽將于本月30日開幕。

  南宋《云山圖》

  珍貴藏品近半來自捐獻

  廣州藝博院是華南地區最大的藝術類博物館,擁有宋、元、明、清、近現代繪畫等藏品數萬件。其中國家三級以上文物有四千五百多件套,在全廣州的市屬博物館中首屈一指。更為難得的是,藝博院近一半藏品,居然都是私人捐贈而來。

  陳偉安院長告訴記者,藝博院的第一個捐贈高峰出現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時候廣州藝博院還叫廣州美術館。時任廣州市長的朱光先生在1956年首先帶頭捐贈了一批藏品,容庚先生、黃子靜先生捐贈了80多件書畫,使得當時廣州美術館的藏品從無到有。后來,一批在廣州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文化大家也開始爭相向美術館捐贈自己的藏品,包括陳樹人夫人居若文女士、吳灝先生、蔣光鼐先生、楊詮先生、陶鑄先生、葉恭綽先生……在他們的捐贈中,不乏國寶級的藏品:比如容庚先生捐贈的南宋《云山圖》、明戴進《山高水長》長卷,明林良的《秋樹聚禽圖》、明沈周《吳門十二景》……

  鎮館之寶也來自捐贈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廣州藝博院又迎來第二次捐贈高峰:除了中國書畫之外,水彩水粉、拓片、油畫、素描、速寫、寫生稿等品類也紛紛入藏。捐贈的藏家包括司徒喬夫人馮伊湄女士、盧震寰先生、容庚先生、莫元瓚先生、關金鰲先生、陳樹人親屬、高劍父夫人翁芝女士及兒子高勵節、符羅飛親屬、馮緗碧親屬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容庚先生在這期間分四次捐獻了1083件書畫藏品。北宋文同的《墨竹圖》也是這個時期由廣州收藏家莫元瓚向藝博院捐贈。這幅作品是文同存世的兩件畫跡之一,當之無愧地成了廣州藝博院的鎮館之寶。

  第三個高峰期是上世紀90年代后期。為了鼓勵美術名家捐贈書畫,廣州藝博院設立了賴少其、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廖冰兄、楊之光、歐初、趙泰來9個名人館,并配以收藏、展示、研究、出版、宣傳等活動。這些藝術家每個人最少都給藝博院捐了一百多幅作品,多的像趙少昂,捐了一千多件。

  進入2000年之后,藝術家及其家屬向藝博院進行捐贈的傳統繼續延續下來。包括丁衍庸作品、陳大羽作品、楊善深作品、司徒奇作品、葉淺予作品等數百件藏品都來源于此。2016年,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的家屬將所藏的所有尹積昌雕塑原稿捐贈給藝博院,共計作品248件、工作室用具40多件,當中包括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五羊》及《孫中山像》;著名畫家劉濟榮及其家人,則在2017年將689件劉濟榮作品捐贈給廣州藝術博物院。這批作品涵蓋了劉濟榮不同時期的素描、畫稿、創作以及一批重要的代表作,這次捐贈也是廣州藝術博物院2000年9月建成開放以來,接受的一宗數量最大、體系最為完整的個體藝術家作品捐贈。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金葉

關鍵詞:中國書畫 藝博 捐贈責任編輯: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