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成仿吾像。 新華社發
新華社長沙9月15日電(記者謝櫻)在成仿吾的家鄉湖南省新化縣瑯瑭鄉澧溪村,“成仿吾”三個字是村民們心中永遠的驕傲。盡管時代變遷、山鄉巨變,村民們對于成仿吾的故事仍娓娓道來,并在一代又一代中流傳。
成仿吾,1897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新化縣,早年留學日本,1921年回國。五四運動后,與郭沫若等人先后在日本和國內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動,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學團體“創造社”。1926年3月,成仿吾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任教于廣東大學,同時兼任黃埔軍校兵器處代處長,接觸了毛澤東、周恩來、惲代英、劉少奇、孫炳文等許多共產黨人,以及魯迅等革命文化人士。大革命失敗后,成仿吾經上海、日本,流亡歐洲,堅持革命,學習馬克思主義。1928年8月,成仿吾在巴黎加入中國共產黨,主編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機關刊物《赤光》。
1931年9月,成仿吾回國后,于11月初到達鄂豫皖根據地,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及省蘇維埃文化委員會主席、教育委員會主任,后又兼任紅安中心縣委書記。1934年1月,成仿吾到瑞金參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會后,成仿吾留在中央宣傳部和中央黨校工作。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途中與徐特立一起任干部團政治委員。
1935年10月到陜北后,成仿吾任中央黨校高級班教員、教務主任。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后,大批革命青年從全國各地奔赴延安。中央決定成立陜北公學,成仿吾任校長。1939年,他帶領幾千名青年學生奔赴敵后,創建華北聯合大學,先后任華北聯合大學校長、晉察冀邊區參議會議長、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委員、華北大學副校長等。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校長、黨委書記、名譽校長,東北師范大學、山東大學校長和黨委書記,中央黨校顧問。
成仿吾從1934年在瑞金中央黨校任教以來,一直從事黨的教育事業。他精通德、英、日、法、俄五種語言,長期致力于宣傳和捍衛馬克思主義。他五次翻譯《共產黨宣言》,并校譯了《哥達綱領批判》《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反杜林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為準確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倡導革命文學,創作了許多作品,對推動我國革命的新文化運動起了重要作用。
1984年5月17日,成仿吾在北京病逝。終年87歲。
湖南婁底市博物館預留著400平方米的紀念室,將專門用來陳列成仿吾的生前用品、手稿、藏書等近900件珍貴文物。“我們要讓成仿吾的革命文物‘活’起來,撰寫好故事,繪成連環畫,使之成為鄉土、研學和培根鑄魂的生動教材。”婁底市博物館館長戴小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