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9月25日電(記者邰曉安)一家三代火車司機,總駕齡達到75年,火車駕照加起來有十多本。在鷹廈線上往返穿梭的來炳泉祖孫,用三代人的時光,見證了中國鐵路交通的70年之變。
身高1.8米的來俊臣,是個陽光帥氣的95后。2008年,從鐵路學校畢業后,他進入南昌鐵路局福州機務段,成為一名駕駛電力機車的火車司機。
對來俊臣來說,當火車司機既是兒時的夢想,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爺爺來炳泉和父親來童林都是火車司機,家庭聊天也常是一些開車趣聞,來俊臣從小就受到耳濡目染。
“記得小時候動畫片‘火車俠’很風靡,爺爺和父親就給我買了好多火車模型玩具,這些玩具陪伴了我的童年,也在我心中埋下了駕駛火車的種子?!眮砜〕颊f。
在鐵路行業,一家三代是鐵路人的有很多,但祖孫三代都是火車司機卻不常見。
爺爺來炳泉是福建鐵路建設的開拓者。1949年,23歲的來炳泉就成了一名火車司機,后來響應建設福建鐵路的號召,從浙江來閩投身鷹廈鐵路建設。
當時,來炳泉所在的機車班組駕駛Mk1型蒸汽機車,負責運輸鐵路建設所需的物資。火車掛有一節宿營車廂,建設者們吃住都在這節車廂內。
“當時我們走山路到農戶家中買大米,往返都需要一整天。他們開山架橋就更是艱難。”今年已經93歲的來炳泉,依然記得當年建設鷹廈線時的艱苦時光。
鷹廈鐵路開通后,來炳泉便承擔起三明永安開往廈門列車的駕駛任務。
1980年,來炳泉退休,對火車司機這職業懷有無限向往的來童林子承父業。誰知,蒸汽機車的火車司機得先從司爐做起。司爐唯一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往鍋爐下面的爐膛里加煤,以保證火焰的溫度。
“當時我面對的就是一個蒸汽鍋爐,夏天鍋爐旁的溫度能達到70攝氏度,很容易中暑。一趟車下來,除了牙是白的,身上都黑了。加上火車有時候會左右搖擺,鏟煤時不小心就會鏟在腳上。”來童林說。
1989年,鷹廈鐵路上的蒸汽機車光榮退役,換成了內燃機車。來童林驚喜地發現,由于內燃機車依靠柴油牽引動力,駕駛室里不再需要司爐加煤加水了,還配備了各種儀表和風扇,工作條件大大改善。
比起父親、爺爺,同為火車司機的來俊臣幸福指數則要高得多。來俊臣駕駛的是電力機車,與內燃機車、蒸汽機車截然不同,司機實現從體力勞動到腦力勞動的升級。
如今坐在駕駛室內,來俊臣不怕風吹雨打,不用吃力鏟煤,不用把頭伸出窗外眺望。夏天,火車外部的鐵皮溫度足夠把一顆蛋由生變熟,而內部在空調調節下保持了相對適宜的溫度,手動操作也簡化為控制9個按鈕與2塊儀表……
“去年南龍鐵路開通,我們永安也通了動車,美觀衛生又舒適。”來童林感嘆,“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再到動車高鐵,中國鐵路的飛速發展讓人驕傲!”
新華時評:踐行新理念鑄就新國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