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 題:搬下山天地寬真脫貧笑開顏——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班彥村脫貧調查
特約調研組
2019年8月23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班彥新村一片歡歌笑語,村民們身著節日盛裝,跳起歡快的安召舞,共同慶祝第三個“班彥感恩紀念日”。
3年前的這一天,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冒著蒙蒙細雨來到這里,考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當時的班彥新村還只是一片建設工地,總書記入戶察看建筑布局,詢問施工進展,對工程建設和搬遷后的脫貧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3年來,緊跟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步伐,擁有369戶1396人的班彥村中,長期生活在大山上的129戶484人喜遷新居,組成班彥新村,一步一步踏上脫貧奔小康的幸福路。
走訪海拔2500多米的班彥新村,我們真切感受到,經歷這場前無古人的脫貧攻堅戰洗禮,高原山鄉的少數民族群眾活法換了、腦筋換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彩虹之鄉”名副其實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于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土族是全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自古崇尚彩虹,這里因此被稱為“彩虹之鄉”。可是,由于地處青藏高原,自然環境惡劣,發展條件受限,貧困就如大山一樣橫亙在眼前。直到2015年,班彥村的129戶人家依然居住在被當地人稱為“腦山”的山頂上,嚴重缺水、交通閉塞,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
正是脫貧攻堅,讓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搬進了新房。過去,村民們在山上住的是土坯房,風蝕雨侵、煙熏火燎,連墻面都成了炭黑色。今天,從高處俯瞰班彥新村,就像一顆鑲嵌在綠樹叢中的紅寶石,行走在村道上,仿佛是在“畫中游”。由于統一規劃、設計和建設,新村綠樹成排、鮮花爭艷,一排排富有土族特色的新房錯落有致,家家戶戶磚墻彩飾,院門上的“七色彩虹”和太陽花圖案尤為醒目。家電“四件套”普及了,戶戶通上了天然氣。呂有榮老人的新家窗明幾凈、一塵不染,他摸著大胡子笑著說:“咋能想到我們會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告別了“六難”。出行難、吃水難、看病難、上學難、務工難、娶親難,曾經是班彥村的“六難”。如今,班彥新村緊鄰省道,家家戶戶通自來水,步行10多分鐘就可以到鎮衛生院,小學就在旁邊,幼兒園有校車接送小孩,鎮中心學校也只有兩三公里遠……后顧之憂少了,村民外出務工的積極性高了。村黨支部書記仲關因保告訴我們,通過組織烹飪、電焊、開挖掘機等專項培訓,2018年全村就有67人外出務工。
過去,由于生活實在太苦,少有人愿意嫁到山里來,村里單身漢很多。2017年,搬下山的村民呂五十三家一年之內兩個兒子都娶了媳婦。他還扳著指頭算了一下,這3年村里已娶進10個新媳婦。2018年,他的大孫子出生后,他取名為呂新村祥。他笑著說:“孫娃是在新村出生的,生在了好時代,希望他一生吉祥!”
改善了環境。以前,村民做飯燒炕都用煤和柴火,牲畜養在院子里,一到夏天蒼蠅蚊蟲到處飛,氣味難聞得讓人受不了。村民呂拉木更登說,冬天時天黑前就要抱上一捆草、背著干牛糞到屋外去燒炕洞,有時不到半夜炕就涼了,天亮前還要摸黑再燒一次,睡在炕上滿身都是煙灰味。現在,做飯用天然氣,洗澡用太陽能,廁所用沖水馬桶,電熱炕暖和干凈,真是方便又舒服。
同時,班彥新村將居住區和養殖區隔離建設,配套修建了排水管網、光儲污水處理站,污水、垃圾亂倒的現象不見了。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袁光平說:“生活環境變化給群眾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帶來的改變更大,影響更深遠。”
抓脫貧環環相扣
山還是那座山,人還是那些人,但3年之間班彥人的生活確實變了大樣。講到為啥,村民們都說是黨和政府“幫到底了、扶到位了”,大家也開動腦筋、敢想敢做了。我們入戶走訪發現,每個村民心里都有一個脫貧增收的賬本。
挪窮窩,解開脫貧“死結”。山大溝深、土地瘠薄,對于祖祖輩輩困守在這里的班彥村民而言,有些人一輩子都蓋不起新房。實施易地搬遷,一下子把他們挪窮窩和蓋新房這兩個“最大的包袱”給解決了。
搬遷后,班彥新村實施了村道硬化、村莊亮化、文化廣場、人畜飲水、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補齊了基礎設施和發展條件的短板,解開了脫貧的“死結”。2018年,青海省將班彥新村納入《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傳承保護規劃》,投入專項資金扶持民族特色發展項目。
謀產業,探索致富門路。“十年九旱,靠天吃飯”,這是過去班彥村的真實寫照。搬下山后,在各級支持幫扶下,村集體經濟“破零”,產業扶持資金到戶到人,全村初步形成了多元增收渠道。村黨支部書記仲關因保為我們算了兩筆賬:一是發展特色養殖業,依托當地特有的八眉豬品牌,給每戶在集中養殖區配套建設了36平方米的圈舍。全村八眉豬存欄最多時超過1200頭,戶均年可增收3000元。二是發展光伏產業,與相關企業合作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戶均年收益2500元;政府投資的村級光伏電站,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5萬元收益。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791元,是3年前的近4倍。
土族盤繡2006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由于沒有渠道與市場對接,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變不成效益。2018年班彥新村組建土族盤繡合作社,并與知名電商合作,使盤繡逐漸成為民族特色產業,帶動了全村145名婦女就業,有的繡品還遠銷國外。現在,除了從事傳統盤繡工藝,繡娘們還開始承接民族服裝的加工制作。為了形成產業規模,村里在省道邊建起盤繡園,還為盤繡等產品注冊了“班彥”商標,探索特色產品品牌化、產業化發展之路。
育新風,激活內生動力。由于長期受貧困困擾,過去村民們對奔好日子缺乏信心,“太陽出來墻根站,太陽下去屋里轉”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駐村干部介紹,脫貧攻堅實施之初,“扶起來立不住,立住了走不動”的現象比較突出。
為了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駐村工作隊積極推進建章立制、移風易俗,以扶促教、以教助扶,引導村民實現從“要我發展”向“我要發展”的觀念轉變。搬遷前,村里娶媳婦的彩禮一般都在15萬元以上,因婚致貧比較多。搬遷后,村里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通過村規民約加以引導,彩禮少了一大半。在今年的“班彥感恩紀念日”上,村里還增設了“好婆婆”“好媳婦”評選、“脫貧光榮戶”表彰等活動。這些工作和活動,使很多人首先在志氣上就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貧困戶呂有金,雖然只有五十來歲,但搬遷前已處于“養老”狀態,家庭收入全靠兒子兒媳外出務工。3年前,總書記來過他家后,他再也坐不住了,重新拾起家傳的酩餾酒釀造手藝,辦起釀酒作坊,第一年就掙了3萬元,去年凈收入超過10萬元。如今他的話里透著自信:“脫貧摘帽了,腰桿一下硬了。要想一直硬下去,那還得靠自己這雙手。”
抓黨建,發揮堡壘作用。班彥新村的干部群眾有一個共識,就是村兩委班子是帶領群眾脫貧的主心骨、致富的領頭雁。在搬遷過程和產業發展中,村兩委嚴格按照程序,始終公開、公正、公平地實施房屋分配、項目推進、資金收益分配等群眾最為關心關注的重大事項,用真心真情換取信任。全村47名黨員,都積極參與農民講習所的宣講和每月一次的“固定黨日”活動。村里每次開會,村民都爭著發言,生怕自己的好想法說漏了。村干部普遍感到,只要增強組織凝聚力,發揮黨員的帶動作用,就能融洽干群關系,把村里的每項工作做好。
“花兒”唱出共同心聲
“花兒”是土族人的喜好,有的可以現編現唱,隨口就來上一段。
我們在調研走訪時,就聽村民呂有賢這樣唱道:“山大呦溝深的是班彥,十年的莊稼是九年旱,連年受災的心懸,提起個窖水是心里寒,不由得叫人們心酸……”“山大溝深的沙溝山,不受的寒苦了,干部和群眾呀齊上陣,平川里拔起了新村。心肝花腔子里放實了,栽哈個搖錢的樹了。習總書記到來3周年,百姓們高興地花兒哈漫了……”他這兩段,一段唱的是過去的憂傷,一段唱的是現在的快樂。
“青海青、湟水黃,民族娃、團結花,漢藏蒙、回土撒,各個民族把手拉……”這段全村人都會的“花兒”,則唱出了土族群眾在各民族大家庭中的自豪。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班彥新村時囑咐當地干部群眾:“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建設好,保質保量讓村民們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頓下來后,各項脫貧措施要跟上,把生產搞上去。”這些親切樸實的話語,全村人一直在傳頌著。村民們自發在新村后山上栽下一片“感恩林”。大家的共同心聲是:祖祖輩輩都沒想過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感謝黨中央,感謝總書記!大家都讓我們給總書記捎個心愿,就是想請總書記再去看看他們的新家。
互助土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陶啟業說,班彥新村的脫貧實踐,是互助縣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2018年全縣已經脫貧摘帽。相信脫貧只是第一步,只要繼續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堅定走好富有土族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