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社會萬象

【邊疆黨旗紅】聯合黨委促發展 內蒙古首個“摘帽”國貧縣的新氣象

來源: 新華網  
2019-09-26 16:30:46
分享:

  新華網赤峰9月19日電(汪亞)西遼河上游,大興安嶺南段,這里是蒙古高原向遼河平原的過渡帶,蒙古族、回族、滿族等多個少數民族這里聚居,這里就是位于內蒙古東南部,赤峰市北部的林西縣。

  1986年,林西縣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32年后,林西縣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個“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在脫貧攻堅戰役中走在前面的林西縣,“摘帽”一年后現狀如何?記者近日跟隨“邊疆黨旗紅”采訪組來到林西縣,了解林西在脫貧路上大步前行的致富經。

  圖為劉貴榮在自家大棚打理西紅柿。新華網汪亞/攝

  “最近柿子長得好著呢,之前病蟲害都解決了,今年肯定又能有個好收成。”村民劉貴榮在自家大棚里一邊打理西紅柿,一邊對上門來走訪的縣農牧局技術指導員趙亞波介紹最近的長勢。

  今年60歲的劉貴榮是林西縣十二吐鄉烏蘭溝村村民,在搬來達康產業園之前,一直和老伴經營著家里20畝地,主要種蕎麥,每畝收入100元左右,一年下來除去成本才凈掙1000元。

  2018年,劉貴榮在鄉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支持下,來到了達康產業園,不僅擁有一處50平米的新住所,還有了一間屬于自己的大棚,從此告別了原來住老舊危房和靠天吃飯的日子。

  “搬來這邊,園區就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教我們種西紅柿,比原來種蕎麥收益好太多,我現在一年下來都能有2萬塊,這不看著能掙錢,我又包了2個棚。”在劉貴榮看來,如今有了好政策,這日子就像自家棚里的西紅柿一樣,一定越來越紅火。

  圖為十二吐鄉達康產業園區。新華網汪亞/攝

  據了解,達康產業園區地跨蘇泗汰、西山根、十二吐、烏蘭溝4個行政村,總投資1.2億元,規劃面積2萬畝,包含設施農業、肉牛養殖、肉羊養殖、蛋雞養殖、光伏發電、觀光采摘等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目前已建成設施農業4000畝、養殖小區4處、非公企業3家、合作社9家。

  隨著園區不斷發展壯大,園區各組織間溝通協調不暢、基礎服務能力不足、種養殖技術落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與園區發展不協調等問題也凸顯出來,鄉黨委探索出一條通過注入組織力量破解發展中遇到難題的路子,就是通過黨建鏈引領產業鏈、服務鏈,通過“融合式”黨建路徑,有效激活園區發展“一盤棋”。

  為推動園區更好發展,圍繞“黨建先行引領發展”這一關鍵,按照產業相近、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功能帶動的原則,將有共同愿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4個行政村、3家非公企業、9家合作社和7個機關單位黨組織聯建在一起,于2018年5月成立十二吐鄉達康產業園區聯合黨委。

  趙亞波所在的縣農牧局就是聯合黨委的成員之一。成立聯合黨委之前,趙亞波每次來園區給老百姓提供技術指導,很多時候都得靠十二吐鄉黨委書記謝艷麗打電話“請”。

  “以前單位會有要求,每周至少下來2次進行技術指導。那時候自己剛工作,很多情況也不敢貿然‘指導’,都要發給自己老師商量后再定。聯合黨委成立后,自己工作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對接更方便了,我現在一有空就過來,對自己提高專業技術也有幫助。”

  在謝艷麗看來,變化最大的就是打電話的次數,“以前一年要打幾十個電話,現在一年也打不了幾個。”對劉貴榮而言,最大的變化就是聯系方便了。以前都得等著定期來集體教學,現在自己就有技術員的聯系方式,遇到什么問題,拍個照、打個電話,立馬就解決了,打破了原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圖為十二吐鄉達康產業園區大棚內種植的西紅柿。新華網汪亞/攝

  達康產業園區不僅是林西縣融合黨建示范點之一,更是全縣融合黨建發展的一處縮影。據統計,目前林西縣共建立了不同類型黨建聯合體44個,覆蓋基層黨組織492個、黨員11300余名,黨建聯合體規范化建設不斷深入,有力推動了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關鍵詞:邊疆黨旗紅責任編輯: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