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熊志(廣東)
近日,一外賣員因不滿客戶要求送外賣上樓,拍視頻辱罵并朝外賣里吐口水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據了解,該外賣員系外賣商家聯系的順豐配送員。10月17日,媒體從順豐公司獲悉,根據平臺上的資料顯示,涉事騎手跟公司平臺上的一家供應商簽約,事發之后已被永久封號,具體情況供應商正在調查。
根據媒體報道,薛女士在美團外賣買了一份煲仔飯,收到外賣后也吃了。發現外賣員朝外賣中吐口水,還是半個月后,外賣員拍攝的視頻在騎手圈瘋狂傳播后,有好心人上門提醒才知情??梢妼ρε縼碚f,至少受到了兩重傷害:第一,外賣被人為污染,第二個人相關隱私信息被嚴重泄露。
薛女士回憶,當天由于柜臺只有一個人值班,所以無法下樓拿外賣,才讓送上樓。不過至始至終二人都沒有言語沖突,出現如此讓人感到惡心的舉動,不僅讓薛女士感到意外,對其他經常點外賣的用戶來說,也會造成心理上的強烈不適。
按照常理推斷,外賣員采用吐口水的方式泄憤,無非是不滿送上樓的要求,尤其現在外賣平臺幾乎都有都有派單時間考核,規定時間無法送達就得罰款。但話說回來,從市場服務的角度來看,如果派送地址寫的是送上樓,那接單并且拿了派送費的外賣員,就有責任送到指定地址,而不是還得讓顧客自己多跑一截路。
這幾年來,隨著外賣平臺的發展,這一行業吸納了大量的就業群體,媒體的一些報道,也讓外界知道這個風里來雨里去的行業,到底有多辛苦。因此,一個常見的說法是,應該多理解和體諒外賣員,自己多走兩步下去拿。
但用戶花錢買服務,理解是情分,不理解是本分。外賣員有義務送餐上門,和快速員有義務將包裹送到指定地點,而不是未經同意統一扔到快遞柜,都是一樣的道理。像薛女士這樣自己走不開的局面不被理解,還要去體諒外賣員,自然說不過去。
所以,相互理解只有建立在高度行業自律基礎上。類似外賣員人為污染的事件時有發生,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說明外賣配送的行業管理存在問題,它也隱藏著各種風險。因為對用戶來說,送餐過程是不透明的,往其中添加了什么,用戶可能都無從知曉,外賣員想要報復相當容易。
從這個角度看,仍然有必要加強外賣行業的職業培訓和管理,嚴格執行黑名單制度,對一些突破行業底線的行為永久禁入。
除此之外,現在很多地方在試點的“食安封簽”制度,也有必要加快推廣。如果能夠執行外賣封簽,那么在配送過程中,外賣是否被開封用戶一看便知。一方面,它減少了外賣遭遇二次污染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責任的切分,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能夠更加精確地定位出問題的環節,對騎手對商家而言,都是一種保護。
(本文系長城網、長城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