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隨著政策效果的不斷顯現,國內豬肉供求關系會逐步得到緩解,價格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也會回歸到正常區間。
最近幾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有所擴大。據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9月CPI同比上漲3.0%。毛盛勇介紹,這其中食品價格上漲貢獻率超過70%,而食品中豬肉的貢獻更大,9月豬肉價格同比漲幅接近70%,拉動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5%。可見,盡管CPI漲幅有所擴大,但主要是結構性因素影響,即主要是豬肉等少數食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變化。從核心CPI來看,9月僅上漲1.5%。從前9個月累計來看,CPI的平均漲幅是2.5%,也是溫和上漲態勢。
毛盛勇稱,由于當前非洲豬瘟疫情得到了較好控制,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穩定豬肉生產的政策,下一階段,隨著政策逐步落實到位和政策效果不斷顯現,生豬、豬肉供給會逐步增加,供求關系緊張局面會逐步得到緩解,豬肉價格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也會回歸到正常區間。同時,由于今年農業生產、糧食生產可能獲得大豐收,為食品價格的基本穩定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實際上,目前沒有通脹,也不存在通縮,價格總體還是平穩的。”毛盛勇表示。
針對國家統計局是否對豬肉在CPI中的權重進行了調整的疑問,毛盛勇在發布會上回應稱,權重變化是根據某一類商品或服務的支出在整個“籃子”總支出中的比重變化進行調整的,并非人為調整。比如,在9月CPI環比數據中,豬肉的權重是按照8月豬肉的消費支出在整個消費支出中的比重計算的;在9月CPI同比數據中,則是用上年9月豬肉消費支出占整個消費支出的比重作為權重。這樣,月度間的權重確實會有變化。
此外,毛盛勇解釋,統計數據是一種綜合指標,是對全社會中所有經濟體、所有經濟活動的一個綜合、平均反映,而不同個體和群體難免有感受和整體數據不一致的情況。在9月CPI同比3%的漲幅中,盡管豬肉價格漲幅比較高,但豬肉的權重、豬肉消費支出占整個消費支出的比重只有2%多一些,還有權重占90%多的工業消費品、其他食品和服務,這些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有漲有降,加權平均之后,得到3%的漲幅,數據基本反映了當前價格變化的基本特點。(陳伶娜 陳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