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陳建強
天津市寧河區張老仁村。侍弄完魚塘里最后一茬淡水魚后,村民張廷群開始盤算起一年的收成賬,喜悅之情悄悄爬上眉梢,“去年塘底新上了先進的納米管增氧設備,一畝水面產南美白對蝦4000多斤,刨去成本,每畝最少純利4000塊,我家20畝水面,你算算這一年能掙多少錢!”和張廷群一樣,張老仁村的20多家養殖戶靠養殖南美白對蝦和淡水魚,收成都不錯。算完致富賬的鄉親們都說:“大專家大教授幫著我們,當然賺錢!”村民們口中的大專家大教授,指的就是天津農學院的教師們。
科學成果就地轉化
張老仁村是個地處偏遠的農村,以往村民們靠天吃飯,以種植養殖為主,日子過得緊巴巴,雖然村里有300多畝天然水面,可20多戶養殖戶以傳統粗放式經驗型養殖模式為主。而且由于不懂科學飼養,養殖池塘水質逐年惡化,氨氮超標,水體頻頻出現藍藻等有害藻爆發、水酸堿度失衡等問題,導致產量時高時低,經濟效益時好時壞,收入一直不高,有的農戶甚至辛苦一年還賠錢不少。
為了解決問題,天津農學院水產科學學院的教授邢克智、張樹林帶著他們的科研團隊和學生,挽著褲腿,下到池塘中,給魚蝦看病,觀察治理水質。邢克智算了一下,農學院的老師、學生一年到村子里的有60多人次,采集水樣900多個。除此之外,他們還在村里定期辦培訓班,還用互聯網微信群進行指導。參加微信種植養殖咨詢的農戶有100多人。
成果從實踐中來,邢克智在田間地頭的實踐帶來了科研上的好題目。現在,由邢克智帶頭的《水產集約化養殖精準測控關鍵技術裝備應用》通過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的公示。
邢克智1977年考入天津農學院,畢業后留校,搞教學搞科研當校長又退了休,42年,一半時間在學校,一半時間耗在魚塘里。“我們農學院注重深入農村解決實際問題,想研究點問題的老師學生,都直接聯系農戶,所有的科研課題都是農民們生產中的問題,所以,農學院的科研成果基本上都直接轉化。”
從荒漠到沿海遍布足跡
班立桐,一個70后,研究專攻食用菌種植,被譽為“地頭專家”,也是一位從戈壁灘到沿海的農業科技特派員。
他畢業于天津農學院園藝系,一直從事食用菌優良菌株選育、栽培技術等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的教學與研究工作。2009年他成為科技特派員,在食用菌上做出了“大文章”。
2010年,班立桐到了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他是援疆項目“天津—策勒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前方指揮部成員,主要負責技術工作。在戈壁灘上種蘑菇并不是件容易事。選址、溫室設計、建造,適宜栽培食用菌品種選擇,栽培技術指導、示范……當地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從大到強,拉動了農用生產資料供應、物流業和外貿出口的發展,活躍當地經濟,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他笑稱自己是“戈壁灘上種蘑菇的人”。
現在,班立桐和他的團隊又奔走在天津薊州地區,隨時隨地接受菇農的技術咨詢、深入農村為菇農提供技術指導。食用菌是薊州種植業結構中的重要產業之一,特別是東北部出頭嶺鎮、西龍虎峪鎮及其周邊地區,近年來已形成華北地區較大規模的食用菌種植基地。
去年夏天,菇農的菌棒大規模不出菇,讓菇農們很著急。一個電話之后,班立桐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經反復排查,系菇棚內的“基溫”不夠所致,隨后采取措施后,及時止損。
類似的求助,班立桐已記不清發生過多少次。他說:“作為科技特派員,就應時刻做好準備,在菇農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最及時的幫助與支持,讓科技真正能夠成為困難村農民的‘及時雨’。”
農學院姓“農”。除了水產專家、蘑菇特派員,天津農學院里還有將生物技術選種應用到果樹生產中的葡萄專家、創立了“基于理化特性和感官評價的食味育種法”的稻米專家……他們都帶著技術和學生奔走在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