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10月26日訊 記者董碧娟報道: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北京作為樣本城市之一,得分78.2分,超過部分歐盟國家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水平。按照世行經濟體的城市排名,北京分值相當于名列28位,超過29位的日本東京。
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秘訣”是什么?北京市副市長王紅道出了“三個堅持”:堅持銳意創新,率先探索,強力推進改革;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關鍵難題,精準推進改革;堅持一抓到底,務求實效,提升企業更多獲得感。
兩年來,北京市積極探索,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推出一批創新性強、影響力大的突破性改革措施。先后出臺優化營商環境1.0版和2.0版系列政策149項,改革措施達191項。針對企業集中反映的辦理建筑許可手續多、時間長的問題,北京在全國率先推行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監管、驗收、登記全封閉式項目管理模式,構建“多規合一”“多圖聯審”“多測合一”“多驗合一”的高效審批模式;將14個審批部門的審批職能,能取消的堅決取消,能合并的立即合并,審批服務事項由224項精簡至107項;將原來涉及7個部門8個事項的專項竣工驗收改為聯合驗收。根據今年世行報告,北京辦理建筑許可時間壓縮了32%,環節壓縮了18%,排名相當于從去年的132位躍升至32位,提高100位。
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獲得感,北京市不斷探索建立“問題清單+高位調度”的常態化、滾動式改革推進模式,強化企業和群眾第三方的日常監督,打通從政策出臺到落地生根的“最后一米”。據世界銀行2019年、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北京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跨境貿易、納稅等重點指標共壓縮辦事時間64%,辦事環節32%。與此同時,營商環境改革直接為企業節省經營成本達30億元;北京市頂格實施國家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累計為企業減負達1800億元。
“這些改革也得到了企業和群眾的廣泛認可,兩年來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共收到錦旗3487面,表揚信4384封。”王紅說。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北京積極構建行政執法司法審判多元調節、商事仲裁、法律服務、社會監督、行業自律七位一體的知識產權大保護的格局。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在北京16個區及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知識產權維權中心工作站71個,定點服務企業,基本實現了知識產權保護公共服務全覆蓋。建立了10家行業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組織,培養了242人的人民調解員隊伍,截至2019年9月,共調解糾紛9608件,結案6144件,調解成功率64.10%。調解的平均用時是1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