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縱論

我只想買點便宜東西,“雙十一”卻要考數學十級

來源: 長城網  鳳池
2019-10-29 15:08:58
分享:

  ●特約評論員 鳳池(上海)

  “雙十一”還沒到,對于它的吐槽,隨著預售的開啟,早早到來了。

  在網上,已出現了不少抱怨聲,內容包括:付定金不能合并后一鍵付款,要每一筆單獨付;尾款要在“雙十一”凌晨一點支付,但那天是周一工作日;有些商家優惠誠意不足,某品牌因為1塊錢的“鉅惠”被罵上了熱搜;“先提價后降價”,今年依然存在……

  最大的槽點仍是各種云遮霧罩的優惠規則。我梳理了下,買家要享受優惠,起碼分四步。第一,對定金、翻倍、滿減、津貼、優惠券各種名詞“拎得清”。第二,要閱讀理解滿分,吃透“滿XX減掉XX”“預付立減”“付定金打X折”“瘋狂搶X元券”等各種玩法。第三,邏輯思維要過關,比如定金與優惠券能否疊加,優先效力是誰。第四,才是數學計算能力要優秀。不過,最后還得靠運氣:你得祈禱自己買的東西沒那么多人搶,手速、網速也跟得上。

網友總結出的滿減理論公式。

  今年還出現了“蓋樓大挑戰”的新玩法:拉人組隊PK,獲勝隊伍可以贏紅包。紅包額度也感人,每人約2元。看來,沒幾個關系好又很閑的朋友,也不配參加“雙十一”。

  但我還是懷念曾經簡簡單單的“雙十一”。那時候,賣家幾句話,就把商品便宜多少、買家怎樣可享受優惠說清楚了,買家也懂了。到了日子,買家下單,賣家發貨,就算圓滿。雙方目標直接,快樂也很單純。現在怎么成了全民綜合知識水平測試?

  當一件簡單的事,被弄得花里胡哨、復雜無比時,就讓人懷疑規則制定者的用心了。這可以從電商平臺和賣家兩方面探究。因為消費者看到的規則,是電商平臺提供給賣家的規則模板與買家自身規則的疊加,而這兩大主體有著各自不同的訴求。

  站在平臺的角度看,種種優惠政策,都清晰地指向一個目標:促使買家在“雙十一”當天的盡早時候完成交易。原因很簡單,這會讓“雙十一”晚會上那塊電子屏幕跳動得更快,也就是成交額記錄再被刷新。站在賣家的角度看,一些賣家——尤其是平時賺利就不多,優惠活動卻很多的賣家,并不想在“雙十一”出讓太大優惠。

  其實,不管是電商平臺的營銷策略,還是商家的逐利訴求,都是市場交易的常規做法,完全可以理解。但前提是,必須開誠布公,不能為了掩飾自己訴求而人為提高買家參與門檻,甚至直接套路買家,侵害他們的正當權益。當買家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成本后,才發現“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后紅包兩毛五”,乃至并未享受任何優惠,這種被耍的感覺讓人憤懣

  當然,將板子全打在賣家身上,也不公平。網上,不僅有電商客服對“雙十一”大倒苦水:自己都摸不清的優惠規則、昏天黑地的加班、節后的退貨潮;就連老板也不開心。有多位賣家表示,并不想參加“雙十一”,但電商平臺會有各種或硬或軟的對策。出于對后續流量等的顧慮,才不得不被動參加。

  買家被套路,賣家沒得選,這讓如今的“雙十一”,有點變味——從一種儀式感,變成某種形式主義。比如,為了讓電商平臺在節后交上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就得犧牲買家的購物體驗和賣家的正常經營秩序。我們需要儀式感,但沒人喜歡形式主義。

  今年是第十一個“雙十一”。這些年,這個被生造出來的節日,已成為交易額千萬級的國民網購盛宴。除了提供海量優惠商品,它也越來越具有真正節日的文化內涵。用萌芽期的標準去要求這個體量和影響力巨大的節日,當然不現實,但從小眾化到全民參與,不只是電子屏上跳動得讓人血脈賁張的數字,還意味著更簡單易懂的參與規則、更靈活方便的操作、充滿人情味的購物體驗,而不是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套路、越來越難參與。

  一位從事電商多年的朋友坦言,“現在已沒必要都趕在‘雙十一’買東西了,因為平時打折優惠就很多。”賣家對“雙十一”越來越不熱衷,不是不想掙錢,而是因為平時的打折促銷,已經分攤了“雙十一”的忙碌和收益。這種分攤,能讓電商從業者更好休息,物流更快速,售后更完善。

  從消費端來說,為了享受優惠耗費過高成本,“雙十一”的性價比也就降低了,加上后續可能出現的搶貨難、發貨慢等諸多麻煩,不少人也自覺對“雙十一”退燒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雙十一”的意義正在被消解。如果再不改變種種加諸各方身上的添堵因子,或許不用等強監管的介入,市場的無形之手也會讓它消失。這是好事,它意味著賣家和買家,都有了更多選擇,也更理性。

關鍵詞:雙十一,監管,市場責任編輯: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