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區市民驛站托老所里,88歲老人朱德明一邊畫水墨畫,一邊感慨,“我越來越留戀這里了”;
小區垃圾箱房邊,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的青年志愿者天天值守,竟把相親都安排在了這里;
陸家嘴金融城黨建服務中心,成為白領黨員的“打卡地”,90后黨員王曉曼的手機日歷上,密密麻麻標注了中心將要開展的各種活動;
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大屏幕上的小藍點越來越密,分布全區的智能傳感器,會在一秒內把信息傳遞給“城市大腦”;
張江科學城展示廳里,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模型、機器人、冷原子鐘等展品散發著冷峻幽深的光芒,展品背后是日新月異的科技新進展
……
2018年11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和相關活動后,深入上海的企業、社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高新科技園區,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當前經濟形勢、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城市管理和社區治理進行調研,并作重要指示。
這一年,總書記的諄諄囑托,上海干部群眾須臾未忘;這一年,總書記的期待正在變為一個個現實——
虹口市民驛站:越來越讓人留戀
【鏡頭】老人用毛筆蘸上紅色的顏料,輕輕在宣紙上渲染,淡淡的紅氤氳開去,一片片紅葉初顯。這幅水墨畫有個很美的名字,叫《雁來紅》。
近日,在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托老所內,88歲老人朱德明和老伙伴們,在嘉興路街道老年協會會長周佩銘老師的指導下,創作水墨畫。他一邊畫,一邊忍不住向記者感嘆:“我越來越留戀這里了。它就是老年人的一個好歸宿。”
【回眸】去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逐一察看綜合服務窗口、托老所、黨建工作站等。托老所內,幾位老年居民正在制作手工藝品,總書記親切向他們問好,老人們激動地握著總書記的手,向總書記講述自己的幸福晚年。總書記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要把政策落實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
2018年11月6日上午,習近平在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察看綜合服務窗口。
2018年11月6日上午,習近平在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同幾位正在交流社區推廣垃圾分類的做法的年輕人親切交談。
朱德明回憶起那一幕依然難抑激動之情。
自朱德明的老伴去世之后,他被兒子送到托老所。這一年多的時間,他從開始時“擔心不習慣”,到現在“越發離不開”。他記得,自己有一次感冒,托老所的工作人員比他還急,請醫生上門問診,還開好藥讓他按時服用;他記得,今年重陽節,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自己親手做出了重陽糕,嘗一口美味無比;他還記得,在志愿者的幫助下,自己親手將玩具小汽車組裝成功,送給孫輩,樂不可支……
托老所負責人陳燕告訴記者,為了讓老人們在托老所生活更幸福,如今的托老所在傳統的手工、畫畫、書法等課程基礎上,增加了烘焙、插花、垃圾分類等新時尚課程。
也在這一年間,在80后“小巷總理”王靜華的腦海中,總有兩個場景揮之不去:第一個是在暴雨中,小區居民用胳膊夾著雨傘,兩只手都拎著滿滿的垃圾,還不忘將濕垃圾破袋,把垃圾分得清清爽爽后離去;第二個是在垃圾箱房邊值守的青年志愿者,竟然將相親都安排在了這里,并美其名曰:“臭味相投”。
每每閃過這些場景,虹口區虹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靜華自言“心中充滿感動”。去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時強調:“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垃圾綜合處理需要全民參與,上海要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辦好。”當時,王靜華也激動地和總書記握了手。今年3月,她所在的宇泰景苑率先開始推行垃圾分類。
她堅持每天早上7點到小區,和志愿者一起值守在垃圾箱房邊,看到保潔員忙不過來時,就幫忙一起撿垃圾、拖垃圾桶,總要忙到晚上8點半以后才離開小區。讓她欣慰的是,在居委會、物業、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今年7月1日,也就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那一天,小區的志愿者也圓滿“下崗”了。如今,在沒有志愿者的日子里,小區的垃圾分類正確率也始終保持在98%以上。
為了讓居民的垃圾分類習慣能夠堅持下去,王靜華和她的團隊又打開了新的腦洞——計劃和上海農科院合作,在小區“一米菜園”的基礎上,引入蚯蚓處理小區部分濕垃圾:蚯蚓把濕垃圾吃掉之后,其糞便可以作為田間地頭的肥料,此后田間長出的瓜果蔬菜又可以回饋小區居民。
虹口區嘉興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狄梁說,宇泰景苑只是一個縮影。嘉興路街道的垃圾分類純凈度目前已達90%以上。根據群眾需求,嘉興路街道市民驛站第一分站將全市通辦的業務從178項增設到188項,可現場辦結的事項從38項提升到50項。截至目前,已有20個虹口區的職能部門、466家駐區單位、4500多名志愿者、31家社區組織共同參與市民驛站運行及組織活動,最大限度發揮了公共設施的資源配置效益,打通居民辦事的“最后一公里”。
而今,全上海都在積極打造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180家;今年底將建成超過250家,實現街鎮全覆蓋。通過線上服務平臺和線下服務站點的齊頭推進,“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正在逐步構建。
垃圾分類的“新時尚”,更是成為了“新習慣”?!渡虾J猩罾芾項l例》實施以來,上海垃圾分類整體成效好于預期,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遠超預期。全市1.2萬余個居住區達標率已由去年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80%。分類實效提升也遠超預期。到2020年底,上海力爭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讓垃圾分類“形得成”更能“守得住”。
陸家嘴金融城:黨組織凝聚起樓宇青年
【鏡頭】“茄子!”日前,在上海中心大廈22層空中花園里,5個年輕人身背印有“為人民服務”的復古綠色背包,擺出奮斗者的姿勢,對著鏡頭燦爛地笑著。另一邊,幾個年輕人邊走邊介紹,用手機拍著祝福祖國、祝福上海的抖音小視頻。
他們可不是來此一游的普通游客,而是專程趕來參加黨組織活動的青年黨員。聳立在浦江東岸的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如今不僅可以俯瞰上海城市風貌,更可以感悟信仰的高度、理想的遠大。
【回眸】去年11月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上海中心大廈22層的陸家嘴金融城黨建服務中心,察看服務中心窗口,了解金融城黨的基層組織架構,詳細詢問每周活動安排和樓宇黨建工作情況。他說,黨建工作的難點在基層,亮點也在基層。隨著經濟成分和就業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就業的黨員越來越多,要做好其中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引導他們積極發揮作用。
總書記的鼓勵和關懷,給上海的基層黨建特別是樓宇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更讓這里出現了令人欣喜的變化。
今年年初,陸家嘴金融城的企業陸續收到了一張清單,清單上列明了金融城黨組織將要開展的2000多場活動,覆蓋文體、競技、藝術、經濟、生活、公益等方方面面。許多黨員拿到清單后,一連興奮了好多天,上海黑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宋均希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年12月,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黑拓公司主動提交了建立黨組織的申請。此后,公司黨員們經常從上海中心45層乘電梯到22層,參加各類主題黨日活動。“我們能感受到,陸家嘴金融城黨建的理念在轉變,黨建做得越來越‘活’了。比如,曾有黨員反映,陸家嘴區域午餐太貴,為此服務中心協調場地、衛生等問題,在許多辦公樓里建起了白領餐廳,每頓午餐能在25元到30元間解決。最近,服務中心又推出了親子工作室、愛心暑托班、定制公交、‘早餐工程’、‘云醫院’等項目,實實在在提高了黨員、員工的獲得感、滿意度。”
“來這里參加活動,一點都沒有壓力,甚至可以說非常期待,”90后黨員王曉曼的手機日歷上,密密麻麻記滿了黨建服務中心未來將要開展的各種活動,一些她特別感興趣的,還用星號予以標注,提醒自己千萬不能忘記。在王曉曼們看來,“黨建+服務”的模式,讓金融城的年輕人不僅過上“組織生活”,還解決了吃飯難、出行難、看病難、社交難等問題。“在年輕人中,黨組織的影響力因此變得越來越大。”
在陸家嘴,還有一個新變化,那就是很多黨員平日會時不時地拿出手機,看看自己的積分有沒有更新。今年初,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綜合黨委黨員積分制實施細則正式出臺,金融城嘗試用大數據系統創新黨員積分管理,每個黨員信息里都有一個實時跳動的評分,包括參加組織生活、繳納黨費、參加公益活動等,都能累計積分。年終評估時,積分高的黨員將得到表彰和獎勵。“有了積分管理,黨員們對自我的要求越來越高,引領示范的先鋒作用也就更加突出。”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綜合黨委書記薛英平說,目前“積分制”覆蓋了陸家嘴9000多名黨員,這種透明的積分管理新機制受到了許多黨員的歡迎。
“黨員工作生活在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讓黨員無論在哪里都能找到組織找到家。”遵循總書記的指示,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上海正瞄準新興領域,推動黨建工作的超前探索。去年底,上海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推進本市商務樓宇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從“建起來”“轉起來”,進入了全面“強起來”的3.0版。目前全市1410幢商務樓宇中,共有黨組織2700個、黨員6.5萬人,90%的重點樓宇建立了樓宇聯合黨委(總支),設置黨群服務站(點)并配備專職黨群工作者。在上海,一座座樓宇正成為一座座“戰斗堡壘”。
浦東城運中心:“城市大腦”不斷迭代更新
【鏡頭】“不好,滬蘆高速口一輛轉彎貨車發生側翻。”國慶后的一天下午,浦東新區周浦鎮界浜村的一名工作人員,正坐在村里聯勤聯動站的大屏幕前。說話的時間,實時視頻里可見貨車裝載的易燃物已經灑落,火光四射。怎么辦?
“如果放在過去,從事故發現到處置,少說也要一個半小時以上。”界浜村社會治理聯勤聯動站負責人姚輝說??僧斕?那名工作人員冷靜地點按了一下屏幕,就接通了與新區城運中心的遠程視頻。雙方溝通情況后,鎮里的公安、消防、城管等相關部門立即同時出動,第一時間妥善完成人員疏散和現場處置。前后不過只用了40分鐘,將對周邊村民、過路車輛的影響減到了最低。
界浜村,在浦東新區700余個村居組成的復雜社會治理體系中,如同樹干上一根小小的枝椏??伤慕】涤行?卻足以反映出了整棵大樹——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的生長狀況。
【回眸】去年11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通過大屏幕了解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情況??倳洀娬{,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
一年過去了,圍繞“聯合、即時、智能、協同”的努力方向,浦東城運中心這棵大樹上,又結下了新的果實。
在浦東城運中心大門的另一側,如今新添了一塊“上海市浦東新區應急管理局”的招牌,意味著應急工作與城市日常管理工作開始融為一體。以往的城市管理,以部門職責為出發點,各部門根據分工、各自負責?,F在,浦東城運中心入駐了區應急辦、公安、120急救中心、城管執法、市容環保、市場管理、建設交通等城市管理一線部門,所有的政務信息都在一個平臺共聯共享。
走進指揮大廳,這樣的融合還體現在更多方面。今年年初,浦東“城市大腦”再一次更新迭代,類似噪音擾民、公交線路優化、汽修攤位管理、渣土車運行、防臺防汛等60個智能城市管理專業化模塊相繼推出。目前,“城市大腦”已經實現了109個單位、341個系統、11.8PB使用數據的廣泛歸集,部署物聯感知設備近4萬個、與公安共享視頻8000多路。哪里的消防車道被堵占了?哪里發生了緊急的情況?遍布全區的智能傳感器,會在一秒內把信息傳遞給“城市大腦”。
這意味著什么?浦東新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王礌說,隨著今年浦東城運中心的管理體系升級進入2.0版,意味著在1200多平方公里浦東大地上,主動發現更智能了、要素管理更精細了、協同處置更高效了、治理體系更多元了。
就拿浦東城運中心大屏幕上一幅浦東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小藍點來說。每一個小點,都代表著一個甚至數個現場管理人員的所在位置。 浦東新區智能化提升專項組相關負責同志孔繁淵告訴記者,這些管理人員,有的是村居的網格員,有的是委辦局的現場督察員,通過一個手持的移動設備,他們可以隨時與“城市大腦”取得聯系,一鍵反饋;與此同時,浦東城運中心的指揮長,也可以同任何一名現場管理者進行視頻對話,隨時查看他們的行動軌跡、任務清單、處置情況。
這一年里,伴隨大樹的茁壯成長,一個個密布的枝椏也有了進一步的延伸和發展。原本在浦東城運中心三級管理體系中,除了區級層面的設計外,36個街鎮也都建有城市運行分中心。今年以來,各個村居也逐步接入了系統,共同密織了一個遍布全區的“天網”。界浜村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姚輝說,得益于村居聯勤聯動站與鎮分中心、區“城市大腦”的互聯互通,近半年來,村內的治安狀況顯著改善。“往年平均每月都會有2次左右的失竊案件發生,而今一連幾個月,百姓生活都相安無事。”
今年以來,上海市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城市運行管理平臺系統建設,硬件、軟件和數據基礎逐步夯實。目前正在打造的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重在通過一個強大的智能化體系,具體而精細地感知城市運行動態變化,及時發現問題、研判風險、應對處置,逐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的新路。
張江科學城:重點項目迎來利好消息
【鏡頭】張江科學城展廳里,國內首款商業化下肢外骨骼機器人Fourier X1,靜靜安放著。就在今年年初,Fourier X1的研發公司傅利葉智能科技,已經推出了新一代下肢外骨骼康復機器人Fourier X2。它有多神奇?可幫助下肢癱瘓的患者進行輔助行走、康復訓練恢復行走能力,且重量比國內外同類產品輕7公斤左右,是AI與醫療場景深度結合的創新技術。
張江其他的重點項目也利好消息頻傳:逸思醫療定制項目、張江城市副中心“科學之門”等計劃年內開工;軟X射線、超強超短激光裝置、活細胞成像平臺等項目計劃年內完工投用。
【回眸】循著浦東新區丹桂路一路向西,張江科學城的入口,就掩映在一塊紅色巨型招牌之下。去年11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上??萍紕撔碌暮诵膮^和國家級科技高地——張江科學城考察調研,聽取科學城發展歷程及規劃建設情況介紹,參觀了大科學設施、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展區??倳洀娬{,要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推進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集聚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實驗室、科研院所、研發機構、研究型大學,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一年過去了,同樣在那塊殷紅鮮亮、寫著“張江科學城”五個大字的招牌下,又孕育出新的生機。
張江科學城作為上??苿撝行暮诵膮^和國家級科技高地,規劃總面積約95平方公里,集聚了一批大科學設施、科學平臺和一流創新型院校。
圍繞總書記囑托,過去這一年里,張江科學城正著力通過推進兩輪“五個一批”項目建設,加快集聚創新資源。諸多變化現已悄然發生。上海自貿區張江管理局副局長吳俊介紹,截至目前,張江首輪“五個一批”73個項目,已累計完工40個。新一輪“五個一批”項目中,也有16個項目開工。其中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阿里巴巴上海研發中心、同濟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小蟻科技總部、愛達中國總部、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及體驗中心、英飛凌大中華區總部等8個項目已完工并投入運營。
總書記去年考察調研張江科學城時指出,要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戰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注重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尊重創新人才,釋放創新活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創新型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對標總書記要求,過去一年中,張江科學城持續加大對總部型、功能型、創新型企業和機構的引入與孵化,尤其是瞄準一些重點產業進行布局。
去年11月28日,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正式在張江落成,主要圍繞國產處理器、存儲器、安全芯片、FPGA、光通信等“卡脖子”核心技術領域發力。一年間,在這個產業園中落戶的企業,涵蓋集成電路設計龍頭企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新興企業等。其中,全球芯片設計10強有6家在張江設立了區域總部、研發中心,中國芯片設計企業10強中有3家總部在張江,3家在張江設立了分支機構。它們合計擁有100多項國內領先產品。
而位于張江科學城中部核心區的張江人工智能島,作為國內首個“5G+AI”全場景商用示范園區,一年間已經集聚了諸多跨國企業巨頭,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和相當一批“獨角獸”企業。如今,這里已然成為上海AI企業最集聚、類型最豐富、人才最密集的新地標,未來將有8000位人工智能研發工程師和科學家在島上工作。
一年前總書記參觀張江科學城展示廳時,里面擺放著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模型、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冷原子鐘等展品,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而今,展廳還是那個展廳,展品背后的科技成果卻紛紛有了新進展。
建設全球科創中心,上海瞄準全球前沿、補短板拉長板,將重點放在了基礎科研的原始創新、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兩大主攻方向。以強化原始創新為目標,上海著力提升創新策源力。今年5月,落戶上海張江國家科學中心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度過10歲生日,2.5萬個世界各地的用戶借助“上海之光”產生了一批世界級科研成果。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上海圍繞“卡脖子”技術大力攻關,創新的種子不斷破土、生長。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未來車、藍天夢等一批先進制造業也正在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