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受到毛澤東接見;他,曾向周恩來匯報工作
“東方紅一號”功勛設計師,“無名卻偉大”
陳克明在翻看刊登有當年與毛澤東握手照片的報紙。張妍赟攝
每天只要有時間,85歲的陳克明都會在家中打開電腦,搜索瀏覽航天領域的新聞。
最近,他還經常回看2019年國慶閱兵視頻。每當看到戰略打擊模塊中的巨浪-2導彈方隊,他都難掩內心的激動。盡管已是耄耋之年,他心里始終放不下這個為之奮斗了幾十年的事業。
“東方紅一號”功勛代表之一
陳克明的書柜中,保存著一張報紙,上面刊登著一張珍貴的照片。照片里,陳克明作為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的功勛代表之一,正接受毛澤東接見。
“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陳克明是火箭第三級固體發動機研制者。那是我國首型投入使用的固體火箭發動機。
1934年,陳克明出生在江蘇南通一個農民家庭。高中畢業前,學校選取10名優秀學生,讓他們修改志愿。“我填的是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學校讓改成華東航空學院。”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面對嚴峻國際形勢,我國開啟“問天”征程,亟待培養一批致力于航天事業的年輕人。陳克明,就是被選中的一個。
“黨和國家讓我去哪兒,我就去哪兒!”1956年,陳克明考入華東航空學院,主修飛機設計。1958年,毛澤東在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隨后,他聽從安排,把專業調整為火箭導彈設計。
1962年,他響應號召入伍,進入我國首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院所——七機部第四研究院。
1965年,第四研究院搬到呼和浩特。基地建在風沙飛揚的戈壁灘上,周圍是荒漠和夜晚成群的野狼。“一間教室既是辦公室又是宿舍。沒有細糧,一日三餐是窩窩頭和苞米土豆。”陳克明說,當時基地只有一條臨時拼湊的生產線。
常向周恩來匯報情況
1966年底,陳克明接到研制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第三級固體發動機的任務。火箭一二級使用的是成熟的液體發動機,但固體發動機技術當時在國內是空白。
“第三級的任務是讓速度超過第一宇宙速度,是關鍵的加速環節。”陳克明說,當時技術有限,生產條件也差,但真正讓他犯愁的是國外對中國技術封鎖,“沒有任何技術資料,只能自己研究固體推進劑”。
陳克明東翻西找,弄到一本《火箭推進》的蘇聯原版教材,大家自己翻譯、反復學習。最開始配置出的固體推進劑不達標,“燃燒溫度上不來,推力時大時小,但我們決心攻克這個難題。”陳克明說,“外國人能搞成,我們也一定能!”
帶著這樣的信念,他和團隊在3年多的時間里,一次次失敗,“沒技術,我們就用最笨的方法一點點摸索推進劑原料配比。換了三四十種配方,最終成功了!”
期間,陳克明團隊在北京703所、鋼鐵研究院支持下,解決了燃燒室殼體材料難題。但新問題又出來了,陳克明拿著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跑了十幾個省市、走訪30多位專家,卻找不到一家能獨立生產燃燒室殼體的廠家。他只好化整為零,把任務分解給不同廠家加工,最后再拼裝。
陳克明回憶,研發期間,錢學森多次提醒他們,要把安全系數都放在設計者自己的口袋里,應該給新材料、新工藝留有加工余量,“不然設計再好,中國人生產不出來,外國人也絕不會為我們生產,設計有什么用處?”
“周總理對這個工作很關心,我們常向他匯報情況。”陳克明說,雖然壓力如山、困難重重,但想到這是國家和民族的需要,他們從未言棄。
最后,經過19次地面試車實驗,陳克明團隊于1969年7月成功交付2臺固體火箭發動機,確保了發射任務如期進行。
“我不怕被炸死,只怕出現失敗”
1970年4月24日晚,在長征一號發射前,陳克明與試車臺臺長一起對固體火箭點火管做最后校對檢查。
這是最危險的一個環節,一旦發生意外就有可能當場爆炸。但他說,那一刻自己只有緊張,“我不怕被炸死,我只怕最后一刻出現失敗,無法完成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
當晚9時35分,長征一號成功發射,一二級箭體脫落后,第三級發動機順利點火。陳克明說,聽到“衛星入軌”的報告后,現場沸騰起來,許多人熱淚盈眶。
當年5月1日,陳克明與錢學森、任新民、孫家棟、戚發軔等17名代表一起走上天安門,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從北京回來后,36歲的陳克明終于有時間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結婚。陳克明畢業后就與同為航天人的竇知蘭相戀,但由于各有重任,他們聚少離多,8年后才完婚。
此后,陳克明作為主要設計者,先后參與了七八個型號、十幾種固體發動機的研發工作,其中不乏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制動發動機,第一型固體戰略彈道導彈、第一型潛射導彈巨浪-1號固體發動機等國之利器的身影。
盡管成績斐然,但他和老伴一直默默無聞地工作。退休后,他向組織上交了所有科研筆記和文章,并嚴守保密規定,過著平凡的退休生活。直到前年,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征集史料,航天科工六院提供了毛主席接見陳克明的圖片,陳克明的故事才為更多人所知曉。
陳克明說,他知道,從踏入這份事業開始,就注定是無名卻又偉大的,“航天事業責任重大,這是為了國家和民族強大,而不是為了個人。對于我來說,國家利益永遠高于一切!”(記者劉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