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后,各地掀起了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熱潮。與此同時,上海一個基層社區(qū)的“小會”也耐人尋味――上海市長寧區(qū)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內,一場別開生面的法律草案意見建議征詢會熱烈地進行,正在上海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看到了這一幕,并稱贊說,“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大議題。上海基層社區(qū)的這個小會,體現的正是基層群眾有序參與治理的過程。這說明,國家的制度變革和治理現代化,并不是遙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是治理現代化的參與者、推動者。
實際上,從“管理”到“治理”,一字之變,其內涵與外延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管理”更多強調的是自上而下的維度,而“治理”則具有更多平等和共治的意味,是公共事務相關主體對于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有序參與,是各類主體圍繞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協(xié)商互動。“治理”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種現代化的轉型,有利于促進社會參與、激發(fā)社會活力,更好吸納群眾有序政治參與。
要把我們這樣一個大黨大國治理好,就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情況,這就要靠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聽取民聲、匯聚民意。比如最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全文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再比如,2017年《快遞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一名來自山西運城的快遞小哥被邀請進中南海,為快遞業(yè)發(fā)展建言獻策,體現了群眾的有序政治參與。現在,重大法律法規(guī)出臺前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已經成為通行做法;重大決策部署前,通過民主懇談、民主協(xié)商等多種形式傾聽群眾意見,也已經成為慣例。這些做法,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點和優(yōu)勢,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曾有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治理者感言,“千人丟,一人撿,如何能保持城市干凈?”這其實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治理智慧:現代社會,只有讓更多人參與社會治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治理效率。當我們每個網友都能抵制謠言,網絡空間自會天朗氣清;當我們每個人都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垃圾治理自然會更加有效。當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最廣泛表達和反映,就能最大限度把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出來。
事實上,“參與”也正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全文的關鍵詞之一。社會治理,要求“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基層治理,強調“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繁榮文化,明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就能充分釋放社會活力、形成強大治理合力,助力實現良政善治。
我們每個人都是治理現代化的參與者,期待你我共同努力!
相關評論
人民網評:繼往開來,中國必將答好制度建設的時代答卷
人民網評:守正創(chuàng)新,中國必將永葆制度建設的生機活力
人民網評:有的放矢,中國必將推動制度建設現代化進程
人民網評:國家制度完善和發(fā)展,我們都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