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張田勘(北京)
近日,某985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被曝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PS痕跡,在最初曝出其論文造假的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能檢索到有上述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該院士的論文已超過40篇。
對此,該院士的科研團隊成員已開始在PubPeer就相應論文的質疑開始逐一解答。對其中40多篇論文中的4篇給予了回復。對該院士論文可能存在造假的質疑者、曾供職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的Elisabeth Bik博士認為,一些已能化解其疑慮,但還有的回答雖然她不甚了解,但看起來是嚴肅認真的,她期待該院士團隊能夠對余下論文的質疑給出解答,“當然,這需要時間。”
無論最后事實怎樣,這一事件可能會加深人們對現代科研中越來越多的論文造假的認知,除去現在這一尚未能認定的事實,既往的大量論文造假并被撤稿已經能說明問題。但是,為何會有這樣的現象,以及這樣的現象為何愈演愈烈呢?
贏者通吃的機理有助于解釋這一切。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造假,只要發表了論文,而且發表的論文越多,就越有可能獲得包括科研資金在內的大量資源,這種情況已經蔓延到研究生的獎學金申請。“只要你論文發表得多,國家獎學金就是你的!”
這就像神經反饋一樣,但是發展下去,可能會從正反饋演變為負反饋。
正反饋的作用是,發表科研論文是衡量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有各種獎勵和資金、資源來鼓勵研究人員從事研究和發表論文。但是,發表論文的前提是做好和做足功課,進行深入研究,獲得客觀和可驗證、可重復的數據與事實。然而,這需要大量的勞動和長久的時間。
而且,科學研究中的一些情況,包括學界和社會都存在,使得論文的發表還有種種動機驅使和難度,例如,陽性結果論文較陰性結果論文更容易發表,負面結果的論文往往得不到發表,即所謂的“文件抽屜效應”,以及論文發表后的“睡美人現象”(一篇論文發表后沒有引起關注和反應,也沒有人引用,在沉寂數十年后才會受到注意)等,使得研究人員會想盡辦法對自己的論文進行加工和PS,正如現在Bik博士質疑該院士的論文有很多圖片要么是PS,要么是在論證不同的結果時重復使用,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結果更好看,也更容易發表。
論文能發表的前提是,結果是陽性、有正面結果,而且還要有轟動效應,這三個要求一個比一個難,但如果能滿足,就會比較容易發表。論文發表得越多,最后就是贏者通吃,大量的或所有的資金和資源也將歸屬于論文發表得較多和最多者。據介紹,現在被質疑的院士已經發表了300多篇論文,其中目前存在疑問的占其發表總篇數的10%-15%。
另一方面,無論是納稅人所形成的政府科研資金的分配、投入,還是企業和其他機構投入的研發資金,也都要看論文的多少,并且可能形成了一種并不有利于鼓勵嚴肅和真實結果的論文發表的機制,哪怕是沒有陽性結果的研究論文也需要發表,因而形成了一種負反饋。
在以論文的多少作為評判的唯一和主要標準下,就有一些研究人員會考慮如何把自己的研究結果包裝得更好,把故事講得更完美,從無中生有,到有中生大,再到非常精彩和完美。
有的研究人員承認,他們的原始試驗做了很多次,但只有其中一次得出了他們想要的結果,他們還是將這個唯一的陽性結果寫進論文中,因為這會是一個“完美的故事”。在“完美的故事”后面當然就是經費和名譽。而且,這樣的完美故事越多,甚至PS數據和結果的論文數量越多,越容易獲得經費。
這樣的負反饋造成了造假和不可重復的論文逐漸增多,一些研究表明,今天在全球一流的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至少有一半是不可重復和檢驗的。另外,對過去20年、國際上40種期刊20000多篇論文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有3.8%的論文,共計782篇圖像存在問題。
當然,論文造假的現象非常復雜,也并非只是科研人員的責任,科研考評機制和研發經費投入的方式等,都會左右論文的真假。但最根本的是,是否有更多的科研人員能堅持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等人那樣坐冷板凳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