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過去之后,第一批90后就要30歲了。
時間往前推10年,90后可能怎么也預料不到,自己將來會因為年齡而焦慮。那會兒的確太年輕太單純,況且,每一代人總覺得,自己會比上一代人更酷,不會為這種俗事煩心。
年少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懼老,真的到了年齡的門檻上,驚慌說來就來,猝不及防。
90后的“中年危機”是不是來得太早了點?
我們過去一直念叨“35歲現象”,即35歲被視為一道事業階段的門檻。一到這個年紀,用人單位就會覺得你可塑性差、難以快速適應新環境、陷入思維定式。現如今,在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這個年齡門檻似乎正悄悄地往前移。“35歲中年危機”逐步變成“30歲中年危機”,如果再打上一點未雨綢繆的提前量,危機感可不就和90后迎頭相撞么?
有個段子說,60后不知道“什么是辭職”,70后不輕易辭職,80后找到給錢更多的下家就辭職,到了90后這里,領導罵我,我就辭職。不過,根據我的觀察,90后的釋壓能力、應變能力都并不亞于前輩,一言不合就辭職只是刻板印象。不過,話說回來,90后這代人,確實不那么能忍。
不忍,倒不純粹是任性,而是因為放眼望去,天涯何處無芳草,即便有時候發現那是狗尾巴草。90后剛入職場的時候,正值創業公司井噴。融了A輪融B輪的風云人物,有的自己就是90后。
選擇和焦慮是一對雙生兒,機會多可不一定是福報。是留在原地,還是擇機跳槽,幾乎是一進職場就要思考的問題。
我剛畢業時,周圍多的是干了10年以上的70后老員工。2015年左右,行業整體形勢明顯式微,一波臨近40歲的同事開始跳槽和轉行,好不容易找到新東家、開啟新征程,卻發現適應新環境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躁動的氛圍彌漫在整個行業里,對彼時剛入行的年輕人來說,最大的沖擊還是來自前輩的忠告:你們可趁早把握機會,別像我,拖到這個歲數,步入新的職場,倍感力不從心。
前輩的“力不從心”,不完全是年齡和體力的原因,更因為在舒適區里待太久了。后輩看在眼里,心里不可能不焦慮。更何況,現在風口一個接一個、“豬”一撥兒接一撥兒地飛起來又摔下去的節奏,待在一個地方久了,不管進沒進到舒適區,橫豎都不會舒適。
這不是某個行業的特殊現象,這就是個新舊交替的時代,新行業不斷涌現,蠶食舊有的格局。“先進生產力”淪為“落后產能”的周期越來越短。傳說,有個大佬最愛給員工灌的職場雞湯是,“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當下職場還有另一個困境,就是普遍偏高的工作強度。除了身體的消耗、對健康的威脅,超負荷工作對個人職業生涯也有巨大傷害。別不承認,飽和的工作節奏很多時候只是重復勞動,對提升個人能力和職業素養并并無實際幫助。長此以往,人可不就只能變成螺絲釘、并且有理由擔心自己隨時被替換掉嗎?
老板們喜歡讓員工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找不足,可個人努力在結構性壓力之下,經常是蒼白的。但凡過勞猝死的新聞一出,整個輿論場都開始勸大家“別熬夜”。說句不客氣的話,這跟“多喝熱水”一樣,都是正確的廢話。你以為那些超負荷工作的“社畜”是自己喜歡熬夜嗎?
應對危機、突破困局,個體的努力自然會有用。比如,時刻保持學習的能力,保持讀書思考的習慣,夯實自己所在領域的核心技能水平。然而,這些都有賴于良性的企業文化乃至整個社會氛圍的支持。(吳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