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各行各業都在總結盤點。作為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一項鐵路重點工作,鐵路建設有哪些值得記錄的亮點和特色?讓我們一起打開2019年鐵路建設成績單。
數字
高鐵突破3.5萬公里
春運不再“壓力山大”
確保投產新線6800公里,其中高鐵3200公里。這是2019年初,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為全年建設工作設定的目標值。
轉眼到了年末,鐵路建設者超額完成任務:預計全年將投產50個項目、新線超過7000公里,其中高鐵20個項目、新線突破4000公里。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3.9萬公里,其中高鐵3.5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
年底前,10多條新線加入高鐵大家庭。眼看線路多了、運力增了,在外打拼的游子多了一份回家過年的期待,鐵路人迎戰春運的信心更足了。
2020年春運,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4億人次,同比增加3257萬人次、增長8.0%。得益于運力增長,人們驚喜地發現,春運火車票更好買了。
見證
東南西北捷報頻傳
“詩與遠方”不再遙遠
4000多公里高鐵分布在東南西北多個省區,更多百姓體驗到了“說走就走”的幸福感。
在首都西北,張呼高鐵將與大張高鐵、京張高鐵同步通車,京津冀地區旅客可實現內蒙古大草原“一日游”。
在中原河南,鄭渝高鐵鄭州至襄陽段、鄭州至阜陽高鐵、京港高鐵商丘至合肥段同日開通運營,南陽、周口等人口千萬級農業城市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
在武陵山區,黔張常鐵路即將開通運營,恩施、湘西、張家界等“詩與遠方”不再遙遠。
在“塞上江南”,銀川至中衛鐵路將把寧夏拉入高鐵朋友圈。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除了西藏和澳門至此全部開通高鐵。
在山東、江西、貴州、四川,隨著日蘭高鐵日曲段、昌贛客專、成貴高鐵宜賓至貴陽段的建成,臨沂、贛州、畢節等多個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接入全國高鐵網。
“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越織越密,中國變“小”了,人們的夢想變大了。“米”字成形、高鐵成環、高鐵全覆蓋、市市通動車……人們用網絡熱詞表達著自豪,也表達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幕后
科技管理齊頭并進
“精品”“智能”亮點紛呈
嘗鮮裝配式一體化技術,京雄城際鐵路橋梁工程像搭積木一樣簡單;借助盾構技術,京張高鐵隧道施工像外科手術一樣精準;落實“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的新時代客站建設要求,京張高鐵、京雄城際鐵路、昌贛客專、日蘭高鐵日曲段、黔張常鐵路、徐鹽高鐵等鐵路建設者將站房打造成精巧精致的地標建筑和底蘊深厚的文化展館。
回顧一年來的鐵路建設,“精品”“智能”“綠色”“人文”光芒閃耀。廣大建設者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精心、精細、精致、精品”要求,打造精品工程,推進智能建造,注重綠色發展,厚植人文內涵,讓鐵路建設實現“顏值”與“品質”齊飛。
與“精品”“智能”“綠色”“人文”相比,“EPC”“動態設計”“專業分包”等則是“小荷初露”的新概念。
2019年,國鐵集團建設管理部制定勘察設計質量紅線管理規定,建立監理單位及人員“黑名單”,由原來單一抓施工單位管理向抓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管理并重轉變;推進杭紹臺、鹽通鐵路等EPC項目實施,試行監理直接向工程監督機構報告制度,依法全面推行專業分包。
管理方式轉變、建設模式創新、智能技術應用,補齊了工程監管短板,激發了建設市場活力,提升了工程建造質量,為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鐵路建設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持續轉變提供了有力保障。
關注
精準對接國家決策
奮力當好開路先鋒
2019年,很多人都關心一項“大工程”——川藏鐵路的動態。國鐵集團把推進川藏鐵路規劃建設作為年度重點工作,按照“科學規劃、技術支撐、保護生態、安全可靠”的總體要求,舉全行業之力迅速展開各項工作。
一年來,國鐵集團初步建立了川藏鐵路“5+54+16+3”制度標準體系,起草制定《川藏鐵路建設管理辦法》等5個管理制度,編制完成川藏鐵路類似工程9大類別、54冊技術總結報告,制定完成16項建設標準以及“兩隧一橋”設計施工技術方案、關鍵技術問題和對策措施圖集,為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規劃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術支撐。
與此同時,京雄城際鐵路,大臨鐵路、貴南高鐵、銀西高鐵等16個扶貧項目,重點企業鐵路專用線,以及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境外項目也在科學有序推進。
從脫貧攻堅戰
藍天保衛戰
到“千年大計”“一帶一路”
在落實國家重大決策和履行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使命進程中
鐵路建設者始終是
闊步向前的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