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新中國70年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的成就與啟示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2019-12-25 13:04:44
分享: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史要論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史要論⑦】

  作者:李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從1949年到2019年,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光輝歷程。這70年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圖強、艱苦奮斗,實現了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即將實現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回顧新中國70年的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歷程,對全面把握新中國的歷史發展軌跡,科學總結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規律,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的主要成就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的主要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我們黨和政府通過清除匪患、鎮壓反革命運動、民主建政保障和維護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地位和權利,通過恢復經濟、穩定物價、解決就業、社會救濟等手段積極改善民生,通過掃除文盲、宣傳引導、移風易俗凈化社會風氣、培養新人。人民群眾不僅獲得了和平、安寧的生活環境,而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服務的改善也讓老百姓真切體驗到了新中國、新社會的美好和優越。黨和政府又領導完成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開啟了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盡管有挫折與失誤,但成就是舉世矚目的,保障了全體人民的基本民生需要,在此基礎上艱苦奮斗,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優先發展重工業,逐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維護了國家的安全和獨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很大發展,尤其是城鄉人民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質顯著提高。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標志,中國實現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實現了全黨工作重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新征程。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改革逐步深化,不但解放了生產力,同時也深刻地改變著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而城市推行的勞動者自主就業、自謀職業、擴大企業自主權,以及設立經濟特區和對外開放的改革,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活力;高考制度的恢復不但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同時也為新時期的社會流動開辟了新的途徑。在進行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改革過程中,得出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判斷,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實現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認識上的飛躍,提出了從“翻兩番”到“三步走”的社會發展戰略以及先富到共富的發展策略。居民收入提高,產品供應增加,很快就解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并向小康邁進;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成為基本國策,社會事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城市戶籍制和單位制逐漸松動,“鄉政村治”格局初步形成;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快,小城鎮發展迅速,社會開始分化,新的社會階層得到發育和成長。在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創新性改革過程中,經濟體制全面轉型,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實施了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受住了異常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考驗,提前實現“翻兩番”的發展目標,消費品供應出現歷史性增長,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與此同時,經濟的繁榮發展引發了整體性的社會發展與變遷:人口增長實現根本轉型,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加快,教育、醫療等領域也相應進行了市場化探索;人口流動和社會分化加劇,城鎮化提速,“三農”問題凸顯,社會建設滯后于經濟建設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加快進行民生建設的系統化改革過程中,陸續提出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提出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要求,把社會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民生立法顯著加快,民生政策密集出臺;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實惠,生活質量顯著改善;針對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和快速轉型,黨和政府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作為重要課題來抓,不斷健全社會管理格局,建設以公共財政為基礎的服務型政府和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公共品供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是,社會建設不能滿足民眾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而且社會轉型尚未完成,社會矛盾復雜多樣,社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和信仰危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關系和誠信體系構建任重道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成就,實現了深層次、根本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我國的社會建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著力抓好重大制度創新,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面。重點是在“補短板”上下功夫,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民生需求對產業升級和產品創新的導向作用日漸突出。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工作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扶貧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絕對貧困問題有望得到歷史性解決,這也是我國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環境保護扎實推進,生態狀況逐步改善,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增進人民福祉。

  70年來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的歷史啟示70年來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的歷史啟示

  總結新中國70年的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進程與歷史經驗,可以得出以下啟示: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新中國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新中國是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礎上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從那時起直到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將一直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很長時間里,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實現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解決社會主要矛盾,都需要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發展生產力,加快構建社會物質文化基礎。鄧小平同志將不斷發展生產力當作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來加以強調。1978年,他在聽取工作匯報時指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他在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指出:“批資本主義、封建主義,就要看社會主義有什么優越性。共產主義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要物質極大豐富,滿足整個社會需要而有余。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怎么比較?是比生產力的發展。”基于上述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確立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就是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鄧小平同志指出,“基本路線要管100年,動搖不得”;江澤民同志強調,“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胡錦濤同志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今后,我們必須繼續牢牢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決不能有絲毫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這樣的認識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我們黨在實踐中積累的歷史經驗的結晶。

  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經濟建設一定要與基本民生需求相適應,執政黨須臾不可忽視廣大群眾的利益。對此,1978年,鄧小平同志指出:“干社會主義,要有具體體現,生產要真正發展起來,相應的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夠逐步提高,這才能表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1985年,鄧小平同志在會見外賓時深刻強調:“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這二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古人云:“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1979年10月,《人民日報》刊發《要真正弄清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一文,批評了“為生產而生產”的理論,主張生產要滿足社會需要。1980年還召開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理論討論會,會上多數人對上述主張形成共識。這一認識在改革開放40多年中得到了很好的貫徹,“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人民群眾也從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實惠,并轉化為改革開放事業的強大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將其上升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確立了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把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做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黨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人民謀利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們講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里的發展絕不只是指經濟增長,而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發展。因此,在促進發展的進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經濟指標,而且要關注人文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不僅要增加促進經濟增長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進社會發展的投入,增加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投入。還要注意的是,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并不能必然地解決現存的社會矛盾問題,而是更多地要依靠加快社會建設來解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相形之下,社會建設仍比較滯后。這就要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做好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和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工作,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把協調發展放在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堅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補齊短板、縮小差距,努力推動形成各區域各領域欣欣向榮、全面發展的景象。堅持協調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實現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同步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今后要突出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協調(比如區域發展的不平衡、領域發展的不平衡和群體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則意味著還是要繼續“做大蛋糕”,與此同時還要“分好蛋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做到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廣大人民現實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

  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于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全過程和各方面。70年來,新中國的社會建設之所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長期得到人民的擁護,就是因為始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而這一切最終都體現在民生愿望的不斷實現和滿足之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推進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過程中,必須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要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始終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就一定能夠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在推動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方面不斷取得新的輝煌成就。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25日11版)

  [責編:李伯璽]

關鍵詞:建設 民生 改善 成就 社會 新中國 啟示 70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