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拍攝的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日光溫室(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朋 攝
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便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十三五”期間,我國計劃對1000萬左右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8月在青海省考察時指出:“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建設好,保質保量讓村民們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頓下來后,各項脫貧措施要跟上,把生產搞上去。”
按照“搬得出、留得下、能就業、有保障”的要求,各級政府在安置區著力發展產業、調整經濟結構、拓展增收渠道,各地搬遷群眾生活正實現“跨越式”奔小康。
幾輩人告別“窮窩窩”,迎來新生活
短短數年時間,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境內寸草不生的“沙窩子”上,興起了由獨門獨院的住宅、蔬菜日光溫室、養殖暖棚組成的現代化鄉村,還有基礎設施齊備的鄉村廣場、嶄新校舍、柏油馬路……
2019年12月2日拍攝的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村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朋 攝
3年前,30多歲的蘆喜年把家搬到這個生態移民區——黃花灘富民新村。
搬遷前,他們住在古浪縣南部山區,吃水靠挑,生活靠天。在蘆喜年的記憶里,打小“離開大山”話題就被村里人掛在嘴邊。但直到自己成家有了孩子,大家還生活在山上。
山里的收成“糊”不住一家人的日子,蘆喜年開始下山打工,去過縣城,遠走新疆,奔赴福建……不管走多遠,山里的家都拴著他。
2016年,他所在村子真的實現了集體搬遷。在新村,蘆喜年一邊經營蔬菜日光溫室,一邊著手建養殖暖棚。春節一過,他還將發展一個養殖規模達千余只羊的養殖場。
“眼前的生活是幾輩人的夢想。”蘆喜年說,消除了“后顧之憂”,有了更多精力脫貧致富。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李應川(后排左)與家人在新房前合影(2019年12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朋 攝
目前,黃花灘富民新村已搬遷安置山區移民1379戶4580人,有6個小區、16個村民小組;村內有小學1所,幼兒園1所,標準化村衛生室6所。
也是在3年前,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加羊索南一家告別了高原。過去,他們居住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尖扎灘鄉羊直村,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以放牧為生。
談起過去在海拔3800米的高山草原上的放牧生活,加羊索南說最怕兩件事:一是怕雪災——不期而至的雪災常常在一夜間讓羊群遭受滅頂之災;二是怕家里有人生病,“自從搬下山后,再也不用怕了”。
加羊索南的新家,是位于黃河岸邊的昂拉鄉德吉村——一個由30多個貧困村的251戶村民組成的易地扶貧搬遷新村。
加羊索南介紹說,“德吉”,在藏語中是“幸福”的意思,今天居住的這個黃河岸邊新村氣候宜人、風景秀美、交通便利,跟過去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誰能想到,我們牧民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
實施脫貧攻堅以來,青海省近12萬貧困人口被納入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絕大多數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群眾徹底告別了“窮窩窩”,迎來了新生活。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李應川展示搬遷前的老家照片(2019年12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朋 攝
換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要想穩得住,產業要先行。
雖已入冬,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毛壩鄉的千畝莓茶園卻郁郁蔥蔥,48歲的寧秋菊正忙著在茶園修枝除草。
寧秋菊是毛壩鄉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居民。2018年,從山上搬來的寧秋菊一家3口分得3畝莓茶園,還在鄉政府門口開了一家面館,每月固定收入超過2000元,很快實現脫貧。
“感謝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寧秋菊充滿感激。
這個安置小區的搬遷戶,不論老人孩子,每人分得1畝莓茶地。截至2019年10月,毛壩鄉莓茶種植面積已超過萬畝,帶動易地扶貧搬遷戶和其他建檔立卡貧困戶1600人脫貧摘帽。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以往農閑無事的村民忙得正歡。李應川家日光溫室里種植的1畝多辣椒喜獲豐收,外地客商的冷藏貨車停在溫室外,他和妻子正忙著采摘辣椒。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李應川在日光溫室采摘辣椒(2019年12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朋 攝
“辣椒收獲季要持續兩個多月呢,預計能賣2萬多元。”李應川說,與土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從未見到種1畝來地能掙這么多錢。
2018年,李應川一家從古浪縣南部山區的橫梁鄉橫梁村搬遷至富民新村,住進了一棟獨院房子,外帶一座日光溫室和7畝耕地。在縣農技員輔導下,李應川很快掌握了辣椒吊繩、施肥、溫室通風等日光溫室生產技能和要求。
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考察調研時來到李應川家。
“總書記看到我們生活好,非常欣慰。”回想起幾個月前的情景,李應川仍很激動。
換一方水土富一方人。截至目前,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已經建成日光溫室6808座,養殖暖棚2.2萬個,羊養殖量達30萬只。到2018年底,富民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000余元,全村已實現脫貧559戶2188人。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毛壩鄉千畝莓茶園(2019年3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抬著頭生活,往前看、謀發展”
入冬后天氣轉晴,51歲的龍金鳳換上漂亮苗族服,坐上電動輪椅出門走親訪友。
龍金鳳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臘爾山鎮夯卡村村民。她的記憶中,過去村民出入只能依靠攀爬“天梯”,貧窮的日子看不到頭。身有殘疾的龍金鳳越來越消沉。
2016年,湘西州在臘爾山臺地上建起一座嶄新的苗寨——“同福苗寨”。2017年,龍金鳳作為最后一戶搬遷人員,坐在扶貧工作隊和鄉親們提前趕制的擔架上,被大家抬出了峽谷。
如今,龍金鳳的丈夫在村里成立的食品公司和工程隊務工,年收入2萬元。一雙兒女在浙江務工,生活一下翻了身。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臘爾山鎮夯卡村“同福苗寨”,繡娘們在探討刺繡技藝(2017年8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龍金鳳的性格變得越來越開朗。住進新苗寨后,房子好路也好,她每天起來都會讓丈夫給自己梳洗一番,換上干凈的苗族服,坐著輪椅出去串門、唱歌。“好日子就要有好日子的過法。”龍金鳳笑著說。
好日子,“激活”希望、點亮未來。
呂五十三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搬下山后兩三年,村里已娶進了10個新媳婦。
呂五十三是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新村村民。過去,村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東部的干旱山區里,村里姑娘“只出不進”,光棍一年比一年多。
2016年底,班彥村129戶人搬到班彥新村,在各級政府、駐村工作隊和有關企業幫扶下,產業扶持資金到戶到人,初步形成多元增收渠道,當地村民實現了從“要我發展”向“我要發展”的觀念轉變。
2017年,呂五十三在一年內先后給兩個兒子娶了媳婦,了卻心中大事。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毛壩鄉毛壩村村民在采茶(2019年6月13日攝)。新華社發
班彥村貧困戶呂有金50歲剛出頭,搬遷前就處于“養老”狀態。搬遷后他再也坐不住了,重新拾起了家傳的酩餾酒釀造手藝,辦起了釀酒作坊,一年凈收入超過10萬元。
“要抬著頭生活,往前看、謀發展。”呂有金自信地說。(記者:任衛東、姜偉超、王朋、張玉潔、駱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