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闔家團圓,春晚相伴。一桌熱氣騰騰的年夜飯,溫暖著一家人的心。一臺精彩熱烈的庚子年央視春節晚會,溫暖了冬日的夜晚,溫暖了那些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不能與家人團聚的人們。
因為貼近百姓、關注民生,已經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央視春晚常演常新,成為海內外華人年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年夜飯”。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心,春晚及時調整節目內容,在這個權威、高效的傳播平臺,“春晚提醒您: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少去人流密集處,平平安安過大年”的字幕反復滾動,向大眾普及著防控知識,情景報告《愛是橋梁》、公益廣告《大愛無疆》等節目感人肺腑,鼓舞了士氣,堅定了信心。
中國人看重親情,家庭觀念強,而春節正是一個以家為核心的傳統節日。整臺晚會春晚中的不少節目,都圍繞著家庭展開,始終散發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無論是小品《婆婆媽媽》《父母愛情》,還是歌曲《爸爸媽媽》,都少不了親情、愛情的元素。因為是一家人,因為朝夕相處、血濃于水,就沒有化解不了的誤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溝溝坎坎。因為過年了,因為一家人在一起,一年中酸甜苦辣百般滋味,都化作一聲聲真摯的祝福,都化作對來年新生活的美好期待。
中國人的國家觀念與家庭觀念關系密切。“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歌曲《大中國》中這句曾經廣為流傳的歌詞,時隔多年后在春晚的舞臺再次唱響,其意義不僅是懷舊,更在于表達了此時此刻中華兒女的心聲。歌舞《我的祖國》《親愛的中國》、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共同家園》等或老或新的節目,都是這種真情的流露。《毛詩序》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說起來、唱起來、跳起來,都是因為心中有夢。在春晚的舞臺上,每一個音符、每一個舞步、每一個故事,都源自對祖國的熱愛。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就能夠眾志成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
小小的春晚舞臺,是大時代的縮影。一盞燈籠,一個福字,一盤餃子,一件新衣,老中青三代演員,活潑可愛的孩子,他們在這個舞臺上再現的是無數普通中國人的幸福生活。他們的舞動,應和著我們這個時代的脈搏;他們的歌唱,訴說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情懷;他們講述的故事,是時代大潮激起的朵朵浪花。是新時代中國繁榮發展的大背景,讓歌聲更悅耳,讓舞步更輕快,讓故事更動聽。
一曲《難忘今宵》,三十多年來伴隨央視春晚傳唱至今。今宵依然難忘,明日還須努力。從1998年的洪水,到2003年的非典,再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憑借萬眾一心、不懈努力,我們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災難。新的一年,我們將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也必將攻克此次波及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疫情。在辭舊迎新之際,春晚鼓舞著我們的斗志,也堅定著我們的決心。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26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