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題:疫情防控越吃勁 越要堅持依法——透視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中的“戰疫大招”
新華社記者陳聰
新冠肺炎被納入乙類傳染病,為什么要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各方面應如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華社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相關專家及工作人員。
“乙類甲管”有利于迅速有效控制疫情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將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將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在甲類傳染病防控方面,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了哪些措施?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采取下列措施:
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指出,采取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等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有利于迅速有效控制疫情。
據了解,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是新發現的病原,傳播力和毒力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且新冠肺炎是以呼吸道傳播為主的傳染病。有關負責人表示,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是出于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考慮。
此前,國家衛健委應急辦主任許樹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采取“乙類甲管”意味著各地、各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可以依法采取發熱病人篩查、確診和疑似病例的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以及其他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
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指出,甲類傳染病的報告時限更短、隔離措施很強,這樣一些措施對控制疫情能夠起到關鍵作用。
依法加強疫情群防群控
“新冠肺炎實行的是甲類管理,只有嚴格遵照傳染病防治法,才能群防群控。”北京市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說,我們多渠道對轄區居民進行防控知識和措施的普及,旨在讓居民認識到,當前一些短暫的生活約束舉措,是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負責任的體現。
記者了解到,在武漢市多個社區,社區工作人員遇到不想去隔離點的,一方面加強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另一方面耐心做好思想和心理疏導工作,仍然拒絕的由公安機關配合護送至隔離點。
吳浩說:“此次疫情防控,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既要承擔網點責任,又要保障居民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需求,工作量很大。我們希望廣大居民能積極理解和配合,主動報告、主動隔離、主動參與群控,早日戰勝疫情。”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莫于川認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應依照我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充分發揮應急救援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的作用,依靠包括專家隊伍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實現群防群控、共同治理,齊心協力堅決打勝這一場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人民戰爭。
各方應嚴格依法履行疫情防控義務
專家指出,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也規定了單位和個人的相關義務。
近期,一些地方政府存在防疫物資征用行為不規范問題,引發社會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旭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四條、第十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二十五條相關規定,中央人民政府及有關組成部門對于疫情全國防控的組織領導、指揮協調、預案制定、物質調配、信息發布等五個方面享有統一事權,各地應依法服從安排調度,無權自行采取包括制定預案、標準,調配資源,管控人員等方面的措施。
1月20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定》。其中明確規定,隱瞞病情、造謠傳謠、哄抬物價等嚴重阻礙疫情防控工作的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對拒絕或者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病人、疑似病人,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