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俞菀、仇逸、邱冰清
近期,蘇浙滬多地一些領導干部摘口罩開會。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稱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普通公眾可不戴口罩。
對于公眾來說,啥時才可以放心摘口罩呢?
多地不少場合摘口罩,公眾仍態度謹慎
上海23日宣布降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當日,地處上海核心區域的黃浦區舉行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在主會場,臺上交流發言的和臺下與會者都摘下了口罩。
近日,上海、江蘇、浙江、海南等多地政府領導干部開會帶頭摘口罩。在浙江省、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與會人員均未戴口罩。
杭州21日發布疫情防控通告,在取消一些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測體溫、亮健康碼等管控措施的同時,列出了幾類可不戴口罩的場所:公園、綠道、景區、大街等戶外場所,無人員聚集;騎自行車、電動車,在空曠處行走、散步、鍛煉;無境外人員接觸史的單位同事在通風良好的場所辦公、小范圍會議;非群體性室內體育運動等。
記者走訪長三角部分城市街頭發現,在一些人流少、較為空曠的地方,有少部分人已摘下口罩。但在多數戶外公共場合,大多數人仍然戴著口罩。
“習慣了,戴著口罩比較有安全感”“不是很敢摘,因為境外輸入的每天都有”……22日,在杭州西湖景區游玩的不少市民,表達了對摘口罩的謹慎態度。
在近期恢復開放的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雖然人不多,但參觀者均戴著口罩,在排隊和參觀時相互之間保持距離。“我覺得還是再等等,徹底安全了再摘,不能功虧一簣。”一位南京市民說。
在上海的街頭、公園,記者看到,絕大多數人還都堅持戴口罩。“雖然政策說戶外可以不戴口罩了,但大家都戴,自己不戴怕讓其他人擔心。”不少市民表示。
多數受訪市民表示,“不能大意,再等等。好不容易控制住了,要防止疫情反彈。”
“最近天氣挺熱的,戴口罩特別悶。”江蘇常州市民趙可說,帶女兒郊區踏青時會把口罩摘掉,如果看到有人聚集過來再把口罩戴上,“還不是很放心,慢慢來吧。”
精準防控不可少,有序恢復正常生活
多地領導干部帶頭摘下口罩,傳遞出重要信號:這些地方的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生產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復。
這些地方均是疫情防控的低風險區域,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已報告的本地確診病例均已基本治愈出院。比如,截至3月3日24時,江蘇全部縣市區轉為低風險地區;截至3月22日,江蘇超過1個月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本地確診病例全部治愈。
截至目前,除了北京、天津、河北、湖北之外,全國其他省份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均已下調。
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多數地方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已經降下來了,降下來是有依據的,發病率下降、本地確診病例幾近零、傳播概率非常低,在這種情況下,周邊的絕大部分人都不太可能是感染者,除了醫院、人多聚集、地鐵等地方,是可以摘口罩了。
張文宏說:“老百姓喜歡有人明確告訴自己要不要戴,其實這和你所處的環境有關。一般情況下,戴的必要性是沒有了。在高危的環境里,最好還是要戴。”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的口罩使用指引中提出,通風良好,能保證人員間隔,并做好消殺措施的室內場所,可以有條件摘口罩。
專家表示,口罩不是一摘了之,摘口罩的背后是社會治理效能的考驗,精準管控、技術賦能、機制保障缺一不可。比如,在公園、體育場等地可以對容量進行計算從而進行“限流”,做好管控,避免出現人員聚集的情況。比如,上海世紀公園在做好園內消毒、縮短開放時間的同時,將全園游客最大承載量按歷年同期游客接待量50%的標準下調。為避免春季賞花人流扎堆,杭州西湖風景區對花港觀魚、植物園等均實行限流,游客需通過APP預約,人流超過1萬人即限制入內。
防疫措施不能放松,控制公共場所人員密度
3月1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的省份,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吳立明說,疫情發生以來,公眾積極配合,普遍戴口罩,對控制疫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如果未來一段時間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大家就可以放心摘掉口罩,恢復正常生活。
杭州市負責人表示,要不斷鞏固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態勢,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專家表示,現在國外疫情形勢很嚴峻,要認真防范輸入性風險。各地的疫情不同,不少地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還很重。要因地制宜,摘口罩不能隨意跟風,日常還是要勤洗手、外出注意保持距離。
“所有開放開業的公共場所,必須切實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無論是加強通風換氣,還是對場所內人員密度的合理控制,以及衛生防疫的各項內部管理,每個環節都要繼續盯緊,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盛吉芳說,從傳染病的角度考量,公眾應養成戴口罩的好習慣。“流感季節,傳染病高發期,人員密集場所和室內密閉空間,都還是建議戴口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身心抵抗力,營造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