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回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向上的力量照亮未來
光伏發電為元古堆村增加了收入。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鐵梁
芒種時節,雨水充沛。綠樹青草,滿山遍野,郁郁蔥蔥。
6月11日一大早,渭源縣元古堆村村口駛來了兩輛大巴車。游客們在平整的小廣場上下了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著這座富有生機的村子。大家爭相在習近平總書記與老黨員馬崗親切交談的大幅照片前合影。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教誨,激勵著每個人,這片熱土也正迸發出一種昂揚向上的力量。
村里曾經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土坯屋變成了青瓦房,基礎設施建好了,旅游產業興起了,游客很快被吸引來了。“現在我們村人氣很旺,這幾天工作日每天接待量能有二三百人,周末來玩的游客就更多了,有五六百人。‘五一’期間,有近3000人來村里玩,來村里考察調研、觀摩學習、探討交流的各級各地黨員干部學習團隊也有不少。”看著眼前的熱鬧情形,村黨支部副書記、渭源縣感恩山鄉旅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董建新很是自豪。
往山上走,剛下過雨的山坡草地上濕漉漉一片,露水像一顆顆珍珠般掛在草尖、樹葉上,滋潤著一草一木。
呼吸著沁人的山野空氣,品嘗過地道的鄉土美味,從蘭州來的游客謝小山,和朋友買了玉米粒走進村里的野生梅花鹿觀賞區,“這里景色特別美,我這次是專門帶朋友過來看的”。見有人來,幾只梅花鹿飛奔而至,圍在他身旁,用略微濕漉漉的鼻子輕輕嗅著他的手。山坡上,梅花鹿輕靈的身影隨處可見,有的一躍而過,有的駐足靜立,有的悠閑地“食野之蘋”。
2014年,外地來的周兆禮因為“這里草好、水好、空氣好,發展環境更好”,便與合伙人共同在元古堆村建起了這處梅花鹿養殖基地。6年多的發展,梅花鹿已增加到300多只,鹿兒萌萌的小視頻經游客傳播,吸引了更多人前來“打卡”。現在,基地與大石頭河的垂釣區、水上樂園、農家樂等組成村里的特色景觀,不僅圓了周兆禮的致富夢,也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
和周兆禮一樣,“就愿意在這兒干”的孟友鴻也不是本村人。有20多年養羊經驗的他,現在在村里的一處良種羊繁育基地工作。在元古堆村工作4年,能干的孟友鴻已調整到管理崗位,工資漲到了每月3000多元。孟友鴻對村子今后的發展信心滿滿:“現在元古堆村生產生活條件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再加上青山綠水的環境,肯定會越來越好。我現在還是要好好學習養殖技術,爭取能繁育出更多的良種羊,創出我們良種羊繁育基地的品牌,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養羊致富。”
眼前有潔白的羊群,背后是層層疊疊的梯田,坐在臺階上,就在藍天下,孟友鴻躊躇滿志,未來可期。
昔日的貧困山村換新顏,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地人,返鄉回村創業就業的村民也有不少。
元古堆村村民申小軍,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養家糊口,他長期在外邊建筑工地打工。2018年,他回到村里,在一家藥材加工廠工作,并自學了機器維修,成了廠里的技術員,工資也漲到了每月4000元。在家門口就業,申小軍很珍惜,他也在不斷提高自己,“就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里情況越來越好”。
外鄉的人引來了、外出的人回來了,思發展的心也齊了,原來做生意的“富裕戶”郭連兵通過競聘當上了村主任,一心一意為村民辦實事,給村子謀發展;喬淑琴回村到藥材加工廠上班,按月拿工資;以前是外地一家企業車間主任的麻玉紅,回村干起了農家樂……他們帶回了新技術、新觀念、新思路參與村里的建設與發展,給村里增添無限新活力。
從大山里走出去、先進理念引進來,村民的視野不斷拓展,元古堆村的發展思路也在不斷拓展。7年來,元古堆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各級各部門支持下,齊心協力建設家園。
如今,百合、中藥材等當家產業逐步成型,專業合作社有序運營,生產生活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走進元古堆村,向上的力量如同一束束光,聚起來,照亮未來。(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光慶 謝志娟 朱 婕 崔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