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西蒙(北京)
日前,《半月談》曝光了在教育競爭中存在的各種“隱形加分”現象:“截至今年,教育部已明確特長生、競賽生培養與升學加分全面脫鉤,但各類‘隱形加分’現象仍難杜絕,在校內評優、升學考試的保送名額等方面發揮作用,值得關注。”此事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也再次引發很多人對各種“拼爹”行為對教育公平的損傷的擔憂。
不言而喻,將競賽成績與特長優勢與升學“脫鉤”,就是為了防止其中的“貓膩兒”破壞教育公平。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一些人動用自己的社會資源,為孩子升學“保駕護航”,看似是拿出了一些所謂的“特長”與“成果”,但實際上是暗箱操作的結果。而那些沒有背景與資源的寒門子弟,不得不在競爭極其激烈的應試教育“獨木橋”上廝殺,能夠實現自己名校夢的學生,終究只是少數。因此,國家三令五申強調要杜絕這些升學中的暗箱操作,并從規章制度上作出了一定的改良舉措。
但是,目前看來,雖然明規則沒什么問題,但背地里的潛規則仍在大行其道,仍在對教育公平構成威脅。從報道情況來看,一些家長有一些學術研究背景,就拉著孩子一起在發表的學術成果上署名,把孩子捧到“第一作者”的位置——其實,整個研究過程中,孩子沒有能力也不可能參與,但因為有親屬關系在,這仍然算是孩子的“成果”。即便有人追究起來,其中的諸多細節也很難查證。還有一些家長憑借人脈關系,為孩子辦所謂的“個人畫展”。在不少人看來,對這種缺乏客觀量化標準的“成果”而言,只要作出了表面功夫,那就是巨大的成功,也不需要在意外界的評價,只要能對孩子升學有幫助就行。
諸如此類的現象,依然大量充斥在我們的教育中,嚴格來講,這也是一種腐敗,是一種破壞規則的暗箱操作,對保護教育公平的環境毫無積極作用。但是,因為這些操作非常隱蔽,又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的界定與限制,因此想要徹底革除這些現象,在現實中十分困難。
在外界監督難以有效的情況下,從根本上講,減少乃至杜絕這些“隱性權力”只能依靠圈子內的自覺,需要行業內的有識之士加強自我監督與相互之間的監督。這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在于,能動用學術或科研資源的家長,本身就處于一個較高的社會地位上,處于一個有話語權的較高端的圈子里,如果圈子里多數人都默許這些“隱性權力”的潛規則的存在,那么就很難會有實質性的改變,最終形成相互袒護的利益共同體。但凡有些社會良知的人,都不希望看到這種現象能持續存在,都希望看到這些不公平的事情越來越少。
真正實現教育公平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它體現在不同方面,尤其是外界監督的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那些隱微的細節之處,往往藏著見不得人的利益勾結。對此,國家政策的制定者也好,關心教育事業的民眾也罷,都應對此現象保持足夠的關注與警惕,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最終能妥善處理這些破壞教育公平的諸多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