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縣建起來的殘疾人就業示范基地,幫助更多特殊群體脫貧致富。 彭甲龍 攝
中新網寧夏隆德7月20日電 (李佩珊 魏丹丹 彭甲龍)跨越山海的大愛從來不會隔斷,脫貧攻堅的步伐一刻也不停歇。自2016年11月福建閩侯縣和寧夏隆德縣再次結成對口幫扶關系以來,兩地多點發力,有效解決了特殊群體的增收致富。記者日前探訪隆德縣殘疾人就業示范基地,尋找當地的助殘脫貧“答卷”。
在隆德縣人造花扶貧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手工制作人造花。 彭甲龍 攝
建設托養中 心托起殘疾人生活的希望
“隆德縣地處寧夏南部山區,是六盤山集中連片困難地區,共有殘疾人1.3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2%,殘疾人比例遠高于全區和全國水平。如何讓最貧困地區這些喪失勞動能力的群體奔小康,有更多的獲得感,我們一直在探索想辦法”。閩侯縣掛職干部隆德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樊學雙告訴記者。
從2017年起,隆德縣堅持把殘疾人精準脫貧作為民生工作重點,積極探索托養+扶貧車間+合作社的模式,整合閩寧幫扶、助殘幫扶等項目資金1380萬元,建成隆德縣殘疾人托養創業中心及3個鄉鎮分中心,為重度殘疾人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同時,在托養中心配套建設人造花組裝、花燈加工、紙箱組裝、手工制作等車間,讓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也能通過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脫貧致富。
“扶貧車間讓我從家庭負擔變為家庭支柱,讓我用一技之長促進家庭脫貧,日子有了奔頭。”畢業于寧夏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系的楊杰因患有小兒麻痹癥,創業一度受阻。殘疾人扶貧車間為他提供了崗位,有了收入后,他開設淘寶店鋪,銷售隆德當地特產,月收入達3000元以上。
目前,隆德縣已建成殘疾人托養中心4個,托養重度殘疾人191名,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縣級第一個集殘疾人托養、工療、康復、就業、創業為一體的綜合性托養機構。
打造電商中心 助力殘疾人實現自身價值
電子商務的發展,為殘疾人提供了一個生存及筑夢的平臺,帶動一批身殘志堅的人揚長避短,走上富裕之路,辛寶同就是其中一個。辛寶同因疾病半身癱瘓,父親也因車禍全身癱瘓。2017年,隆德縣殘聯將他們一家搬入了縣殘疾人托養中心,吃住全部免費,還為辛寶同安排工作,母親也被安排到人造花車間上班,不僅方便照顧丈夫,每月還有1900多元的收入,徹底解決了家庭的經濟困難和生活上的不便。
2017年8月,隆德縣殘疾人孵化園成立了“殘疾人電商協會”,由政府出資,為創業的殘疾人前3個月每人每月給予1800元崗前培訓工資。辛寶同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殘疾人青年朋友加入其中,成為隆德殘疾人電商協會理事長。同年9月,成立了閩寧協作隆德縣殘疾人青年電商創業就業協會,對寧夏的枸杞、隆德縣的中藥材、蜂蜜、牛羊肉等進行線上線下銷售;同時引導在托殘疾青年牽頭,其他殘疾人入股,共同成立電商合作社。
截至目前,隆德縣集中托養各類貧困殘疾人242人,其中建檔立卡殘疾人130人,安置就業143名。實現銷售額突破2000余萬元,利潤400多萬元。2019年1233名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實現分紅600-2000元。經過2-3年的努力,實現2200多名建檔立卡重度貧困殘疾人分紅全覆蓋。
扶持示范帶動 引領全縣殘疾人實現創業夢想
2013年7月,隆德縣通過閩寧協作,招商引資引進深圳恒源人造花工藝有限公司入駐六盤山工業園區,成立隆德縣人造花工藝有限公司。據公司董事長潘文賢介紹,目前公司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89名,輻射帶動殘疾人居家就業300多名,一年可為殘疾員工創造400萬元至600萬元的收入。
如今,隆德建成前莊、紅崖、張樹、豐碑等村、社區11個人造花扶貧車間,使80多名殘疾人在車間就業,800多名殘疾人通過在家代工實現居家就業,人均月收入800—2000元。2019年5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隆德人造花工藝有限公司榮獲“全國助殘先進集體”。
目前,隆德縣就業創業殘疾人達2522人,占持證殘疾人7190的35%;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2820人中2796人已脫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