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人民軍隊萬千連,如何成為最硬連?這支連隊組建81年來,成績斐然,以“壓倒一切敵人的狠勁、百折不撓的韌勁、堅持到底的后勁”和“戰備思想過硬、戰斗作風過硬、軍事技術過硬、軍政紀律過硬”的“硬骨頭精神”享譽全國全軍,它就是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的戰旗方隊中,有一面旗幟光彩奪目,旗幟上寫著“英雄硬六連”。
“硬骨頭六連”,是一支傳承紅軍血脈、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連隊。1939年3月,以14名紅軍戰士為骨干組建了六連。1940年連隊首戰馬家營,80多名官兵成功阻擊300多名日軍連續5次的進攻,一戰成名;1945年爺臺山反擊戰,六連作為二梯隊主攻連,拿下敵人主陣地。1964年,六連因“戰備思想硬、戰斗作風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被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1985年,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六連先后參加過戰役戰斗161次,共榮立一等功8次、二等功27次。
從戰火硝煙中走來的“硬骨頭六連”,像磁鐵一樣,吸引著走近他的每一個人。在戰爭年代,六連敢打猛沖、涌現了無數戰斗英雄。和平時期,六連把這種硬骨血性融入到大抓練兵作戰中,依然是敢打硬仗、惡仗的連隊。
在一次演練的上午,部隊剛展開訓練,就趕上了一場暴風雨,惡劣的天氣,復雜的戰場環境,為訓練增加了不確定性,六連決定:演練按計劃正常進行。
2016年,在一次實兵演練中,突然刮起大風,班長楊兵兵帶領突擊小組乘沖鋒舟發起強攻。抵近灘頭時,6米高的海浪把沖鋒舟掀翻,突擊隊員全部被扣在船內,楊兵兵在風浪中三次潛入扣翻的船里,將全班戰士一一拽出。
為了讓能打硬仗的英雄傳奇延續,六連12個班排全部以戰斗英雄命名,讓每個身在其中的六連戰士時刻保持不懼生死的戰斗狀態。
在六連野外駐訓中,以六連戰爭年代英雄命名的排旗、班旗被迎進了帳篷。
“硬骨頭六連”的“硬”是打出來的: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革命戰爭年代,連隊服從調遣,轉戰冀中、晉綏和西北戰場。調整改革中,六連聽令從駐守了40多年的杭州移防到嶺南。一到新營區,六連官兵沒有按部就班地安頓家當,而是直接進入了訓練狀態。
由于新老駐地訓練場地和氣候環境的差異,初到嶺南,六連面臨很多考驗。經過半年的調整,他們首次參加集團軍“嶺南尖兵”比武就拿到了第一名。
然而,改革之路上的六連也并非一帆風順。原本以訓練成績第一掛在嘴邊的六連,在今年年初的一次車長通信考核中全旅倒數。
對于這次失敗,六連官兵很快認識到,他們沒有把自己從過去的傳統思維方式轉換到駕馭信息化裝備中去,過去那種靠體能好就能稱雄的歷史,如今已經不再適用。
找到了原因,六連官兵迅速做了調整,他們加大力度,融入新的合成營編組,還在全旅率先開展一專多能、多專多能訓練,全連有85%的官兵精通2個以上專業。
移防3年來,六連靠著過硬的軍事技能,加速變革步伐,在全旅,第一個組織陌生地域實彈射擊,第一個組織危險海況蹈海攻堅,第一個在復雜天候全裝出動,先后被陸軍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和“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六連的又一個硬:作風過硬。
2019年,六連作為藍軍參加上級組織的重大演習任務,在悶熱的工事里堅守陣地3個多小時之后,六連偷襲敵方指揮車,對敵軍成功實施斬首行動,演習提前結束。就在全連為取得此次勝利而興奮的時候,一場火力全開的“慶功揭短會”召開了。按說取得這樣的成功應該舉行慶功會,可六連辦的卻是揭短會,反思這次演習中的問題。
取得成績時,“慶功揭短會”讓官兵們更清醒。干部任職“滿月”或者調離時,支部要開“接風洗塵會”,所謂的“接風洗塵”,是指為干部們在連隊的工作狀況提建議、指問題、揭短板、送諍言,這個傳統已經持續了43年。
新排長高博文作為軍校的全優學員,主動要求來到六連,原本想借“硬骨頭六連”的光環風光一把,卻在連隊工作滿月后、支部專門為他準備的“接風會”上,收到了黨員骨干們提出的幾十個建議。
這種開會的方式也體現在平時的組織生活會上,在會上,普通黨員間近乎嚴苛的提醒和幫帶,也經常讓每個參會的人渾身冒汗。
這種過硬的作風,讓六連屢戰屢勝,成為一支硬骨頭連隊,歷經調整改革的“硬骨頭六連”正朝著新目標進發。2020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給硬六連全連官兵的信中,提出了新的希望:希望你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
在六連,“報國敢赴死、逢敵必亮劍”的敢戰血性歷久彌堅。如今,這種先輩傳承下來的基因已流淌進“90后”、“00后”為主體的新時代官兵血脈。
“硬骨頭六連”的成功密碼是什么?聽黨指揮、絕對忠誠,紅色基因、強軍打贏,練兵備戰、尖刀鐵拳,黨建為要、鋼鐵紀律。只有鍛造出更多敢戰、能戰、善戰、勝戰的精兵勁旅,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才能更好實現,新時代軍隊的使命任務才能更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