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評論員 郭慧巖
7月27日,解放軍第72集團軍某旅500名抗洪子弟兵撤離安徽銅陵樅陽縣時出現了暖心一幕。樅陽縣老百姓冒著大雨,追著行駛的車輛,遞上自家的蓮蓬、葡萄、熟雞蛋等食物,怕戰士們路上餓肚子。
不只是安徽,入汛以來,南方多地遭受洪災,哪里有災情哪里就能看到抗洪救災戰士們的身影。筑堤壩、轉移受困群眾,爭分奪秒、不喊苦和累……一張張刷屏的照片,讓人隔著屏幕都覺得心疼。
長期背沙袋,背上傷口反復結痂,還說“不疼”;修整時間抵不住疲勞,吃著飯、喝著水、抱著鐵鍬睡著了,還說“不累”;連續奮戰中暑暈倒,醒來第一句話是“我的沙袋還在不在?”;有的戰士被洪水卷走,至今還在昏迷當中;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
面對這些“最可愛的人”的付出,一句“謝謝”不足以表達感激。老百姓把雞蛋、蛋糕、爆米花、包子……給了這些戰士們,表達的仍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穿上那身軍裝,他們是戰士,而換下軍裝,他們也只是一個個普通人,也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孩子。
近日安徽一位19歲的武警戰士葉立滔在執行轉移群眾任務時偶遇父母,因為當時任務在身,他沒有上前與父母打招呼,在父母發現他后當場落淚。
在一個采訪視頻里,受訪戰士說出自己的年齡,“20歲”“25歲”“22歲”“21歲”“19歲”……原來水和泥掩藏著這樣一張張年輕的臉龐,而就是這一個個稚嫩的肩膀為群眾搭起一個又一個“避風港”,成為群眾風雨中最堅實的依靠。
這種信任、依靠一直都在,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當初的承諾:人民生命重于泰山。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在抗擊疫情期間,不分軍種,不分戰區,不分隸屬關系,一個個“第一時間”,見證著分秒必爭的“軍隊速度”。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從當年抗洪到抗擊非典,從年初抗疫到當下抗洪……在國家、人民每一次需要的時候,那一身迷彩從未缺席。
一次沖鋒陷陣,一個個勝利,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偉大軍魂也在歲月的洗禮中熠熠生輝。
如今,90多年過去,本色未變,初心未改,依舊是神州大地上最堅實的力量,有他們在,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