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主汛期尚未結束,防汛工作仍需“嚴”字當頭——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防汛救災情況
我國長江、淮河、太湖流域發生了嚴重汛情,億萬國人為之牽掛。今年汛情災情到底如何?防汛救災工作成效幾何?當前防汛工作是否可以放松?在8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介紹了有關情況。
汛情災情:“兩超、一多、一少”
周學文介紹,今年的汛情災情主要有“兩超、一多、一少”四個特點。一是江淮流域梅雨超歷史。江淮流域梅雨季降水量759.2毫米,持續時間62天,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一位。
二是長江淮河太湖水位超保證。長江中游蓮花塘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區超保證水位,巢湖超歷史水位;淮河上中游干流部分河段超保證水位;太湖超保證水位。全國63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的洪水。
三是蓄洪圩垸運用多。長江、淮河流域防洪工程出險5237處,主要集中在支流和圩堤,有892個圩垸運用蓄洪;安徽省共運用行蓄洪區11個。
四是災害損失重、人員傷亡少。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789.6億元,比前5年均值分別偏多12.7%和15.5%;因災死亡失蹤219人,倒塌房屋5.4萬間,比前5年均值分別減少54.8%和65.3%。
凌月明表示,1至7月份,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3047起,造成103人死亡失蹤,與近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今年死亡失蹤人數減少42%。6、7兩個月,全國發生地質災害2368起,造成80人死亡失蹤,死亡失蹤人數與近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減少29%。
“目前,除長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陽湖、淮河干流、太湖水位仍然超警以外,其余的大江大河水勢平穩。”葉建春說。
防汛救災:堅持生命至上,強化統籌聯動
“各地緊急轉移安置群眾400.6萬人,為近年來最多。”周學文說,這是今年死亡失蹤人數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今年以來,國家防總、各有關部門、各地開展防汛救災工作可概括為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生命至上,強化提前避險和高效救援;二是堅持科學防控,強化會商研判和指揮調度;三是堅持快速響應,強化精準指導和應急保障;四是堅持統籌協調,強化部門聯動和綜合優勢。
水工程調度在今年防洪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葉建春介紹,水利部科學精細調度大中型水庫3177座(次),攔蓄洪水1097億立方米,避免人員轉移1852萬人。其中聯合調度以三峽為核心的長江上中游水庫群攔洪削峰錯峰,避免了城陵磯附近蓄滯洪區分洪運用;啟用蒙洼等8個行蓄洪區分蓄洪水,降低淮河干流水位0.2至0.4米;調度太浦閘、望亭水利樞紐等骨干工程累計向外排水量近30億立方米,相當于降低太湖水位1.26米。
“七下八上”之后:防汛工作不能松懈
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歷來是我國大范圍強降水的集中暴發期,容易導致嚴重洪澇災害,因此“七下八上”是防汛的關鍵期。8月上半月即將結束,這是否意味著防汛工作可以歇口氣?
對此,周學文表示,“七下八上”是防汛關鍵期,但并不意味著“七下八上”之后我國汛期就結束了。我國的主汛期一直要延續到9月底,下階段防汛抗洪任務還很重,防汛工作絕不能放松。
余勇介紹,根據預測,8月下旬主要降雨區仍然為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東北地區及華南、四川盆地和云南等地;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將有2至3個臺風生成。9月份華北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降雨可能較常年同期偏多2到5成;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將有5至6個臺風生成。
周學文表示,下一階段防汛工作最重要的是突出四個“嚴”字,一是對超警河湖要“嚴防死守”;二是對未超警河湖要“嚴查隱患”;三是對山洪地質災害要“嚴加防范”;四是對臺風防御要“嚴陣以待”。(記者 劉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