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七夕”節,近年來七夕被稱為“東方情人節”這個主題被各大商家無限放大,但是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懂這個從銀河兩岸閃閃發光的兩顆星,到被人們賦予了一個悲歡離合故事傳統節日背后的文化內涵。
七夕,根本就不是“情人節”,應該叫做“乞巧節”。記者采訪民俗學者得知,在傳統中,“七夕”和愛情、情愛并沒有多少關系,它是“女兒節”或“少女節”,并非“情人節”。七夕節在過去是待字閨中的女孩子過的節日,主要民俗和女孩子們期盼手巧、比賽手藝有關。
“七夕”本是個悲傷的日子
“七夕”日被當作“中國情人節”的原因,顯而易見是來自中國家喻戶曉的關于牛郎和織女的神話故事。
但是,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雖然歷經千載仍然得到頌揚,卻未必等于說“七夕”這個日子是個情人們歡喜相聚的日子。
事實是,在中國古代,雖然在民間傳說中大家都知道有這么一個“鵲橋相會”的“七夕”日,但它卻從來不被當成是一個與愛情有關的節日。
《牛郎織女》電視劇劇照。
傳統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起源當然是大家所熟悉的牛郎和織女的傳說。在中國古代,七夕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顧名思義就是家里的姑娘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乞巧的方式,不同地區各有不同。穿針引線,小物品競巧是最常見的乞巧方式,也是最早有記載的?!段骶╇s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之。”
漢朝的七夕節,有登樓曬衣的民俗。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會把衣物拿到戶外曬。但這習俗到了魏晉卻開始變了味,成了土豪們炫富顯擺的日子,土豪紛紛把家里的綾羅綢緞晾曬出來。于是,仕族文人開始把家里的書曬出來。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就描述了有一人“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曬書,自謂滿腹詩書的故事。
丁觀鵬(清代畫家)所繪的乞巧圖。
七夕夜祭拜織女的習俗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這是一個類似今日“姐妹淘”的小型聚會,參加者是少婦少女們,并無男性參加。她們在月下焚香禮拜被稱為“七姐”的織女,許下心愿,然后吃吃瓜果、聊聊私房話。 在七夕節的節俗活動中,織女是核心形象;而短暫脫離出日常生活、享受著同性小團體私密空間的女子們,是節日的絕對主角。所以,把七夕稱為“女兒節”,是毫不過分的。
投針驗巧。
“投針驗巧”是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帝京景物略》中載有“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的做法:七月七日正午,女孩將一碗水放在太陽下暴曬,過一會兒,水面生膜,將繡花針輕投水中,針會浮著,此時就看水底的針影像什么。如果針影像云朵、花卉、鳥獸,就說明女孩“得巧”;如果針影粗如棒槌或細得像絲,就說明女孩“得拙”了。有趣的是,也有一些地方,投的不是針,而是自制的豆芽,當然,這用來驗智巧的“豆芽”,要叫做“巧芽”了。
染指甲。
有些七夕習俗在“乞巧”之上還有“乞美”的內容。我國多地舊俗在七夕用鳳仙花搗成汁染紅指甲,說是可使手指靈活,紡織時手指不抽筋。 染指甲這個習俗,除了“乞手巧”的含義,當然還是為了美麗。同樣,七夕日用槿樹液洗頭發、以及用臉盆接七夕夜露水抹在眼上和手上的風俗,也寓意著“巧上加美”的祈愿。而姑娘們說七夕夜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則更是充滿了對于“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溫柔想象:女兒家的心事,柔軟又美麗。
外國人怎么過七夕?
在韓國首爾的南山韓屋村,一名婦女展示古時織布的過程。向游客展示韓國傳統風俗。
在今天,同是中華文化圈的日本、韓國依舊在存在著七夕節。七夕的風俗在奈良時代已由中國傳入日本。日本在明治維新后把七夕的日子,由中國農歷七月初七改為公歷的七月七日,不過還是有少數地區繼續沿用中國農歷七月初七。韓國的七夕節,和中國一樣,都為農歷七月初七。
值得一提的是,七夕節在日本和韓國都沒有成為情人節,反而保留著最傳統的節日方式。日韓都延續了乞巧的風俗和習慣,都是在祈求姑娘們能心靈手巧。這一天,日本人用五在詩箋上寫下愿望和詩歌,然后掛在院內的小竹子上。
在韓國,年輕的姑娘們把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