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年初出臺《安徽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防止返貧致貧加強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的意見》后,汛情剛一穩定,安徽省又及時制定了《關于著力解決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若干意見》。“出臺一攬子‘硬核’舉措,目的在于全力做好貧困地區災后恢復重建和受災貧困群眾救助幫扶工作,著力解決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今年年底前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安徽省扶貧辦主任江洪說。
夏日,渦陽縣義門鎮劉營村村民劉朝賀搖著扇子蹲在門口乘涼。“以前的房子就是‘土拉墩子’(土瓦房),墻裂了用棍頂住,下雨天漏雨漏得厲害。”劉朝賀回憶起以前的住房說。危房改造后,劉朝賀如今的家煥然一新。“以前,我都不好意思喊人來家做客。你看,現在改造得多‘得勁兒’”。
68歲的劉朝賀患有心臟病和肺病,妻子劉胡氏患有肺結核,家庭條件不好,但卻沒有達到貧困戶標準。“由于身體原因和家庭收入較低,村里將他們家定為邊緣戶,給他家安排了危房改造,還辦理了低保。”村支書劉振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養老保險、低保、土地收入加到一起,收入肯定是穩定了。以前是在貧困線周邊‘搖搖晃晃’,現在是‘穩穩當當’。”
貧困戶脫貧后,因一些事件導致生活重新陷入困境,對這類人群該怎么識別和幫扶?
渦陽縣曹市鎮程樓村馮榮華家2015年就脫貧了。“誰知道后來兒子入獄,兒子和兒媳婦離婚,生活一下子就不行了。”馮榮華說,她身患高血壓、冠心病,因身體不好,也干不了什么農活。
馮榮華家被定位為“脫貧監測戶”。當地為她家辦理了低保,孫女享受教育扶貧“雨露計劃”。“該享受的政策都享受到了,政策好得很。”馮榮華說,多虧村里及時了解到家里的困難,要不然真可能重新返貧了。
據了解,安徽省建立的防止返貧致貧加強監測預警機制,以家庭為單位,主要監測建檔立卡已脫貧但不穩定戶,收入略高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緣戶。通過農戶申報、鄉村干部走訪排查、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等途徑,由縣級扶貧部門確定監測對象,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強化救助幫扶、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社會幫扶、保險幫扶等動態幫扶機制,防止返貧致貧。
泗縣大楊鄉的張貴付在2017年年底脫了貧。為了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一直在家發展養殖的張貴付萌生了在地里“刨金”的念頭。“家里一直都是種小麥、玉米,讓土地產生好效益,俺家不就能富起來了嗎?”張貴付對駐村工作隊專干袁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袁浩積極聯系派駐單位泗縣縣委宣傳部,宣傳部協調縣農業農村局,為張貴付免費提供了一萬棵金絲絞瓜苗,讓其發展特色種植業,僅這一項幫扶措施,就讓張貴付一年增收近3萬元。
為防范化解因災返貧致貧,安徽省近日出臺多項措施千方百計穩崗拓崗,保證受災地區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針對受災嚴重地區,安徽省要求各地積極舉辦專場招聘活動,促進人崗有效對接。安徽省對有技能培訓需求的受災貧困勞動力實施免費技能脫貧培訓;對災后繼續選擇外出務工就業的貧困勞動力,給予一次性交通補助;鼓勵各地積極開發面向受災貧困人口的防汛值守、防疫消殺、道路維護等臨時性公益崗位。
安徽還加大就業扶貧車間、就業扶貧基地、扶貧龍頭企業等就業扶貧載體幫扶力度,對受洪澇災害影響,就業扶貧車間等就業扶貧載體處于半停產、間歇式生產、開工不足狀態,在就業扶貧載體已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貧困勞動力未上崗的,可繼續給予貧困勞動力就業補貼,階段性扶持政策期限為3個月。
針對蓄滯洪區等受災貧困地區貧困勞動力選擇自主創業的,安徽出臺政策,貧困勞動力創立企業注冊成功并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獎勵;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為創業者提供最高20萬元的創業擔保政府貼息貸款,無不良信用記錄且申請10萬元及以下額度的免除反擔保要求;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獲批后按120萬元標準予以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