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一個傍晚,廣東省龍川縣北部的麻布崗鎮瑚徑村涼風習習,干凈平坦的水泥路從村委會一直延伸至田間地頭。村民一面打理門前果園,一面聊著家常。農戶家對面,一片金燦燦的稻田映入眼簾,沉甸甸的稻穗彎腰低頭,展現著新一季好收成的希望。這里便是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對口幫扶瑚徑村實現增產增收的富硒水稻種植基地。
“今年我們種植富硒水稻800多畝,預計年產富硒大米約46萬斤。”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駐瑚徑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王林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瑚徑村是優質大米天然產區,土壤沒有重金屬污染,氣候適宜雙季稻種植。但是,以前當地缺乏統一管理,在選種以及管養方面沒有科學規范標準,產量不穩定,銷售渠道單一,種稻收益不好,村民們種稻積極性不高,稻田拋荒撂荒情況較多。
了解實際情況后,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幫助引入農產品龍頭企業及現代生物科技公司,選用符合當地環境條件的優質谷種,引入現代生物有機富硒技術,將瑚徑村的水稻種植優勢和市場需求有效結合起來,建設瑚徑村“富硒水稻種植基地”,培育瑚徑富硒生態大米。
為讓當地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實實在在地受益,駐村工作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合作機制,即“幫扶單位+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模式,通過“認種+認養+包收”機制確保項目參與各方均能從中獲益,從而實現共贏。其中,幫扶單位組織貧困戶發起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提供谷種及富硒葉面肥的成本投入。當地龍頭企業龍川縣稻豐源農資有限公司負責提供谷種、種植技術指導,并按高于市場價格收購種植戶稻谷。技術支持單位深圳市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提供富硒葉面肥和技術指導,貧困戶及其他農戶從事水稻種植。
在拓寬銷售渠道方面,駐村工作隊創建稻田“認養”模式,發動幫扶單位及社會各界認養稻田,提前預售大米,訂單式種植水稻。“每一份認養銷售訂單中,25%以上的收益用于貧困戶增收及村集體經濟收入。”據王林介紹,駐村工作隊還開通了“為村市集”線上銷售平臺,協同合作企業、瑚徑村委會、合作社參加各類消費扶貧展銷會,積極推廣瑚徑富硒大米。
2017年,瑚徑村開始試驗種植富硒水稻;2019年規模化種植富硒水稻約700畝,年產富硒大米約40萬斤。截至目前,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及其下屬單位幫扶購買大米15.48萬斤,合計銷售收入達127.71萬元,直接幫助25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108人合計分紅25.8萬元,助力村集體直接增收9.675萬元。2019年,瑚徑村貧困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3萬元,相比2015年增長2.25倍,貧困戶全部脫貧;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9萬元,相比2015年增長1.49倍;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0多萬元,貧困村成功摘帽。
“這幾年我們村變化非常大,水清了、路寬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瑚徑村委委員、下轄自然村瑚陂村黨支部書記黃承柱說,4年前村里沒硬化路,沒路燈,河里和路上到處都是垃圾,村集體收入一年只有1萬多元。幫扶干部來到村里后,建立了系統化精準幫扶機制,一方面大力支持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飲水工程、衛生站、垃圾回收站建設及道路硬底化、村小學改造,顯著提升了村容村貌;另一方面積極發展富硒大米等扶貧產業,引導和幫助群眾致富,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現在2.5米寬的硬化路直接通到每家每戶門口,村里有了廣場,亮起了路燈,配置了健身器材,還為小學擴建了操場,更換了課桌,改造了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