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城市波特蘭,近日來成為美國社會、政治撕裂的縮影。
在這里,反種族歧視游行從5月弗洛伊德案之后一直延續至今,而近日來大量支持特朗普的美國民眾也開始聚集,雙方摩擦不斷,緊張氣氛不斷累積。
8月27日,國民警衛隊人員部署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新華社/美聯
當地時間8月29日晚間,一名男子在對峙中中槍身亡,更是加劇了暴力升級的擔憂。
在美國總統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之際,兩黨不約而同地試圖利用這一事件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
暴力升級 波特蘭街頭喋血
今年5月底,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因為白人警察暴力執法死亡。俄勒岡州最大城市波特蘭成為抗議示威活動最為激烈且持續時間最長的城市之一。
示威者的訴求包括呼吁種族平等,消除警察暴力執法現象等。同時,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也成為示威者們的矛頭所指。
由于波特蘭的抗議示威活動不斷,美國聯邦政府一度派遣大量執法人員進入,但仍未控制住局面。
持續不斷的示威引發部分特朗普支持者不滿,他們于近日組織起來聚集在波特蘭。
8月27日,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工作人員撿起一只在示威活動中遺留下的鞋。新華社/美聯
據當地媒體報道,大量特朗普支持者當地時間29日在波特蘭市郊集結,擬在當天晚間組成車隊穿過波特蘭市。這些車輛上貼有大量支持特朗普的政治標語,還有一些人公開持有槍械。
報道說,大約600輛搭載特朗普支持者的小型客貨兩用卡車8月29日晚途經波特蘭市,遇到大批反對警察暴力執法的示威者。這兩個群體爆發小規模沖突。
社交媒體流傳的視頻顯示,坐在小型卡車里的人向反暴力執法的示威者射擊彩彈槍、噴灑化學刺激物,后者則向卡車投擲物品并試圖圍堵車里的人。
然而,晚上9時許暴力升級。當地警方通報,一名男子在對峙中被槍擊后不治身亡。由于事發現場混亂,警方尚未認定犯罪嫌疑人,也沒有公布死者姓名。
據媒體報道,死者為一名右翼支持者,是當地右翼組織“愛國祈禱”組織成員之一。這一組織負責人已經證實死者是其組織成員。
從基諾沙到波特蘭
自從弗洛伊德案后,美國又發生多起警察暴力事件,使得美國圍繞種族平等、反警察暴力的游行示威活動一直沒有停息。
8月23日發生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的一起警察槍擊案更是起到了火上澆油的效果。
當地警察當天試圖逮捕一個名為雅各布·布萊克的黑人男子,一名警察近距離對著布萊克后背連開七槍,導致布萊克重傷,醫生初步診斷為下半身癱瘓。
8月28日,人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附近參加反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示威活動。新華社發(阿蘭 攝)
這一事件當即引發基諾沙市爆發大規模游行示威,并催生更多暴力事件發生。
據報道,一名鄰州伊利諾伊州17歲白人少年8月25日持槍來到示威現場,向示威人群開槍,導致兩人死亡,1人受傷。這名少年已經被逮捕并起訴。
2017年8月,多個美國右翼和左翼組織在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舉行示威和反示威,1人在沖突中死亡。整整三年后,在警察暴力執法和總統選舉的雙重刺激下,美國社會的撕裂再次顯露出來。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暴力事件的發生,就是因為美國政治領袖沒有擔負起治理的最基本職責,那就是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
誰是暴力事件的受益者?
隨著民主、共和兩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相繼召開,前副總統拜登和特朗普分別正式獲得兩黨總統候選人身份,美國總統選舉也進入到最為關鍵的沖刺階段。
在這一大背景下,不斷發生的暴力事件也被兩黨政治化,試圖將其作為拉動選情的工具。
8月28日,人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附近參加反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示威活動。新華社發(阿蘭 攝)
目前,特朗普已經宣布將于9月2日前往基諾沙,支持當地執法部門采取措施平息暴力行為,而拜登團隊也表示會前往當地。
雙方也都在網絡上發聲,譴責暴力。拜登當地時間8月30日發表聲明說,波特蘭市發生的暴力行為“不可接受”。他說,“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我譴責一切制造暴力的人。”
拜登同時指責特朗普“在社會中煽動仇恨,制造分裂,利用恐懼心態刺激其支持者”。
特朗普也在社交媒體上頻頻發聲,譴責抗議示威者為“暴亂分子”,稱自己的支持者為“愛國者”,表示自己堅定支持“法律和秩序”。
美國輿論普遍認為,如果游行示威所導致的暴力活動持續加劇,或對特朗普選情更加有利。
第一、暴力活動占據人們視野,或可轉移民眾對于美國政府應對疫情不力、美國經濟表現低迷等對特朗普不利因素的注意力;
第二、特朗普一直自我標榜為一個支持“法律和秩序”的總統,而如果暴力進一步導致人們生活和商業活動受到影響,民眾對秩序的需求必將提升。(記者 劉陽 孫丁 編輯 王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