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記者 張登峰 馬寧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每天凌晨7點,天剛蒙蒙亮,在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操場上,孩子們已經開始早操了。校長張春祥也準時來到操場上,和孩子們一起做操。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300多天了。
早上7點,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孩子們在操場跑操。
和張春祥見面,已是第二次了。去年7月,張春祥作為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來到札達縣,擔任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校長。去年10月,作為短期援藏的新聞工作者,我曾采訪過張春祥。彼時,他剛在學校開始主持日常工作,面對工作推進的重重困難和對故鄉親人的思念,這位堂堂的七尺男兒也曾掉下過眼淚。
時隔一年再次見面,張春祥的黝黑臉龐又黑了幾分,有了幾分康巴漢子的模樣,談話和行動中早已沒有了初來時的憂郁,從他的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自信、堅定和果敢。
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是札達縣唯一的一貫制學校,除了縣城的學生外,大部分學生都是寄宿生,他們來自縣轄的一鎮六鄉,由于山路崎嶇,寄宿生每年只能回家一次。
“他們已經把這里當成了他們的家,我們也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張春祥說,堅持做早操是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樹立集體觀念。做完早操,他還要督促學生撿垃圾。去年,校園還是無人打掃的狀態,現在,無論什么時候,校園都是非常干凈的,也培養孩子講衛生、做藍天小衛士的意識。
“老師好!老師好!”走在校園里,每一個孩子都會主動老師問好。
在以前可不是這樣,張春祥說,孩子進入校園以后以自我為中心,對學校的事情漠不關心,到這里來只是學習而已。
張春祥發現孩子們存在的問題后,不斷和學校的老師溝通,和孩子們一起吃飯、一起學習。經多方調查研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養成習慣為主要目標、以感恩勵志教育為主線的“311”整體德育方案,即3課:思政課、班會課、國防課,1會:家長會,1活動:團隊活動。通過一年的實踐,“三課一會一活動”在培養孩子懂感恩、知敬畏、有理想、有素質方面起到了作用明顯。
張春祥給孩子們上課。
“孩子們進入校園以后,向老師行隊禮,向工勤人員說您辛苦了,向爸爸媽媽說我愛你。”這些變化張春祥都看在眼里。學校大部分孩子都是寄宿生,沒有父母陪伴,行為習慣養成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在工作中,張春祥發現孩子們就餐時有浪費的現象,他通過讓老師們陪餐制度來培養孩子們的行為習慣。
“今天的飯,大家愛吃不?”
“愛吃!”
每到學生用餐時間,張春祥都會來到餐廳陪餐,和孩子們聊天,詢問飯菜情況。
張春祥陪孩子們吃午餐。
張春祥不僅要處理學校的日常任務,他還是孩子們的歷史老師,在教學中他提出的“每日反思查漏補缺法”,讓老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成績都有了明顯提升。
身處高原,繁忙的工作讓張春祥的身體有些吃不消,經常會出現呼吸急促、胸悶、身體麻木、晚上失眠的情況。
“孩子在上初三,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感覺挺對不起他們的。”張春祥說,一有閑暇時間,他就會通過視頻向家里問候。
張春祥和孩子們聊天。
一年的時間,從陌生到熟悉,從平淡到熱愛,張春祥已經把這里當作了第二故鄉。
“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要像糌粑團一樣緊緊揉在一起。”張春祥說,只要師生上下一心團結努力,校園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