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75年風風雨雨的聯合國,又迎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此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把世界加速推向了新的十字路口。團結還是分裂?合作還是對抗?共擔責任還是諉過他人?人類面臨關鍵抉擇。
于危機中洞悉未來,在迷霧中指引航向。世界期待聯合國講壇上的中國聲音。
“我們支持國際社會以此為契機,重申對多邊主義承諾”
9月15日,第75屆聯合國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新華社發
9月15日拉開帷幕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是在特殊時期舉行的一次聯合國大會——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每天還有數十萬人新增確診、數千人在同病毒的搏斗中失去生命。
當“退群”“毀約”愈演愈烈、“甩鍋”“推責”不停不休,人們需要一個怎樣的聯合國?
3月12日晚,習近平主席在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話中宣示中國主張——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我們支持國際社會以此為契機,重申對多邊主義承諾,加強和完善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系。中方將繼續支持聯合國工作。”
從日內瓦到北京,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到大阪,從面對面會晤到電話溝通、信函往來……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同聯合國機構負責人始終保持密切交流。
“聯合國是多邊主義的旗幟”“多邊主義是最符合各國人民利益的必由之路”“形勢越是復雜嚴峻,越要彰顯聯合國的權威和作用”……習近平主席作出的這些論斷,表達了中國的堅定立場。
多邊主義,是聯合國最鮮明的標識。
“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
這是9月14日拍攝的聯合國總部外景。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75年前,聯合國憲章奠定多邊主義基石,構筑起戰后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
75年來,在多邊主義旗幟下,全球和平與穩定總體保持,新的世界大戰得以避免,不少局部沖突得到控制。以對話談判消弭分歧,用斡旋調解定紛止爭,成為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共識。
然而,當人類即將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個別國家卻在單邊主義歧路上愈行愈遠,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遭受嚴重沖擊。
變局之中,遠見和意志尤為重要。
“多邊主義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國際上的事情,要由各國商量著辦,要按大家同意的規矩辦,要兼顧各國利益和關切。”習近平主席強調。
作為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堅守一以貫之——
從積極參與重大地區熱點問題解決,到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從率先簽署和批準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到加入500多項國際公約……堅持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路的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莊嚴承諾。
中國成為聯合國維和待命部隊中數量最多、分隊種類最齊全的國家;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開展80多個項目;“6個100”、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中國成為向聯合國婦女署捐款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習近平主席5年前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宣布的一系列支持聯合國事業的重大倡議和舉措,今天已結出累累碩果。
“中國的支持對多邊主義至關重要。”古特雷斯感慨道,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上,中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維護公平正義,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給世界以確定性、信心和希望。
在津巴布韋中馬紹納蘭省的姆武爾維醫院,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為當地醫療機構捐贈醫療物資(5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玉亮 攝
“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對全人類的重大考驗。
“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在成為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游戲規則改變者’,世界正進入一個動蕩和不穩定的新階段。”古特雷斯警告說。
面對危機,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地同聯合國、同人類共同利益站在一起。
習近平主席通過視頻、電話、信函等形式密集開展“云”外交,出席多場重大多邊活動,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重大倡議,給疫情籠罩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
三個月前的場景歷歷在目——
6月17日晚,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
出席這次以“團結”命名的特別峰會的,除了中國、非洲國家和非盟領導人,還有兩位特邀嘉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
“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習近平主席指出。
歷史并不遙遠——20世紀6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開展“天花根除規劃”,包括主要大國在內的各國都參與其中,最終使天花在全世界范圍內根除。
回首往事,譚德塞感慨:“現在,國際合作的障礙不會比冷戰時期更多。各國沒有理由不團結起來,共同抗擊新冠病毒這一危險敵人。”
9月11日,經過數月磋商,第74屆聯合國大會以169票贊成、2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呼吁“加強國際合作與團結互助”應對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決議。
決議再次確認,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抗擊疫情中扮演“關鍵領導角色”,聯合國系統發揮“基礎性作用”。
在南蘇丹首都朱巴的一處新冠病毒檢測機構,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與南一線醫護人員交流(8月21日攝)。新華社發(中國駐南蘇丹大使館供圖)
面對疫情大流行的嚴峻挑戰,中國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積極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全球人道應對計劃,向世衛組織提供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
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范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
宣布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與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同二十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
習近平主席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再一次闡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意義,這也是聯合國憲章的時代回響——
“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特殊形式告誡世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2019年4月26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這是2019年4月26日拍攝的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外景。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以堅定的步伐走出人類歷史上這段艱難時期,共同迎接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國家會議中心,曾見證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這是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主場館及展覽區(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這個初秋,它又迎來一場全球服務貿易的盛會——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中國克服重重困難,舉辦這樣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就是要同大家攜手努力、共克時艱,共同促進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繁榮,推動世界經濟盡快復蘇。”習近平主席道出其中深意。
觀眾在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軸景觀大道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專題展區參觀(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基圖伊有感而發:“這與聯合國貿發會議所追求的共同繁榮目標不謀而合。”
發展,同和平、安全等一樣,始終是聯合國的核心議題。
位于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前的“絲路金橋”景觀作品(2017年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侯俊 攝
著眼人類永續未來,聯合國先后制定和實施千年發展目標、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聯合國的推動下,幾十億人口邁上現代化征程,一大批發展中國家走上發展進步快車道。
“對各國人民而言,發展寄托著生存和希望,象征著尊嚴和權利。”5年前,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向世界傳遞中國洞見:“面對重重挑戰和道道難關,我們必須攥緊發展這把鑰匙。”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蒙上一層陰影。聯合國不斷發出警示: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萎縮3.2%,新冠肺炎疫情或引發糧食危機,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恐無法如期實現……
全球范圍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的任務艱巨繁重。
這是海南三亞亞特蘭蒂斯度假區(4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此時,展現戰略定力,中國堅持辦好自己的事,為全球發展提振信心——
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2%,中國成為疫情中首個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第三批)集中開工儀式現場(9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從金融市場開放“蹄疾步穩”,到下調關稅、積極擴大進口;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出臺,到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經濟數據向好的背后,是中國不懼保護主義逆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不懈行動。
此時,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逆流,中國堅定地致力于“鋪路”“架橋”——
“長安號”中歐班列抵達比利時根特北海港碼頭(2019年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潘革平 攝
8月24日,意大利米蘭。“長安號”中歐班列緩緩駛達,滿載防疫物資,也滿載友誼和希望。
今年8月,中歐班列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累計開行1247列、發送貨物1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2%、66%,綜合重箱率98.5%,再創歷史新高。
“唐西歐”中歐班列從河北唐山曹妃甸港通用碼頭鐵路場站駛出(8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中國將在世界經濟復蘇過程中扮演火車頭角色。”瑞士經濟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魯道夫·明施說。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將于今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中華民族擺脫絕對貧困的千年夢想就要變為現實。這是對聯合國減貧事業、對人類發展事業的重大貢獻。
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關鍵節點,值得反復品味。
2015年9月,紐約聯合國總部。
站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講臺,著眼人類共同未來,習近平主席倡議: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1月,聯合國日內瓦萬國宮。
解析“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給出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通過聯合國的多邊舞臺,傳遍五洲四海,給迷茫與困頓中的世界帶來光明與希望。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的繼承和升華。”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說。
歷史昭示未來——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從那時起,中國在聯合國的舞臺開始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時代浩浩蕩蕩——
站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歷史新起點上,中國以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與行動告訴世界:“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西迪貝在“一帶一路”暨“健康絲綢之路”高級別研討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2017年8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行(2018年11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018年9月15日,中遠海運“天恩”輪在瑞典東北部港口城市海訥桑德的碼頭上進行卸貨作業。至此,“天恩”輪首個“冰上絲綢之路”完整航次順利結束。新華社記者 劉紅霞 攝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現場(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這是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2018年8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