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具有發展太陽能產業的獨特資源優勢。近幾年,青海抓住人才、技術、資金等關鍵環節,發展光伏一條龍全產業鏈,實現經濟、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多贏。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塔拉灘有一個特別的景象,在一排排宛如藍色大海的太陽能板下,每天都能看到羊群穿梭其中,它們有一個形象的稱呼叫“光伏羊”。2018年底,這個總投資3.44億元的光伏園區在塔拉灘建成,用大面積的太陽能光伏板代替了光禿禿的沙石地面,在光伏板下種植了高原生態作物。光伏板需要定期清洗,下滲的水又為作物生長提供了保障。放牧20年的村民王玉成去年就把自家羊群又趕回了這片草場,在家門口放牧。
光伏電站不僅帶來了生態的良性循環,同時,發電所得收入60%歸當地村集體支配,用于投資發展當地特色產業,并吸納村民到這里就業,剩下40%發電所得用于支付村民的工資。村民劉永蓮最近來到了村里剛剛成立的食品深加工工廠上班,崗位工資由村光伏扶貧收入發放。
截至今年7月,僅塔拉灘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發電就達到了1.3億度,收入9000多萬元,173個貧困村可以平均分得57萬元,全州173個貧困村集體經濟“破零”。目前,青海全省光伏年發電產值預期8.8億元,扶貧收益5.7億元,帶動7.7萬戶28.3萬貧困人口脫貧,占全省貧困人口的一半以上。